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香港女子遭遇加密货币骗局,损失逾400万港元

2025-07-19 18:30:28
收藏

案件要点

一名香港女子遭遇加密货币骗局,损失逾400万港元。该骗局涉及假冒Telegram"客服人员"行骗。香港当局呼吁投资者仅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支持服务。

事件概述

一位拥有十余年加密货币投资经验的香港女性,因在Telegram上与假冒"客服人员"互动而损失超过400万港元。这起案件再次凸显香港虚拟资产领域持续存在的风险。

该骗局暴露出投资者对虚假客服渠道的持续脆弱性,这类骗局往往造成重大财务损失。尽管受害者具备丰富投资经验,但仍被不法分子通过非官方通讯平台实施诈骗。

骗局细节

400万港元损失始末

这位有10年以上投资经验的香港女性在虚拟资产平台未能获得折扣后,通过Telegram寻求帮助。当她联系自认为是官方客服的账号后,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导致资金被转出。随后,她又联系了第二个假冒客服,进一步造成资产损失。

该事件即时警示投资者需对非官方渠道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平台通信延迟时。当局强调应使用经过验证的官方渠道,切勿分享敏感信息。

监管警示

香港金融管理局提醒公众:"需警惕某些海外加密货币机构,这些机构并非香港持牌银行...此类行为可能违反《银行业条例》。"

全球市场关注

相关案例

2023年香港Hounax诈骗案造成1.2亿港元损失,再次证明非官方客服声明带来的持续风险。

专家分析

市场反应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持续发布针对非官方加密货币服务的警告。专家指出,生成式AI在诈骗中的使用日益增多,表明欺诈手段正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研究显示,随着对加密货币虚假陈述的审查加强,未来可能出台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历史趋势表明,投资者教育和严格执法有望减少诈骗案件,但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型诈骗手段仍是重大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