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社区热议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与权益证明之争
近日,以太坊社区内部就共识机制的选择展开了激烈讨论。在部分社区成员支持保留工作量证明(PoW)机制的背景下,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表见解,指出工作量证明机制同样存在明显的中心化问题。
Buterin的观点引发热议
当地时间26日,Vitalik Buterin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Twitter)上表示:"工作量证明机制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的中心化特征。"他解释道:"每个人都知道工作量证明只是向权益证明过渡的临时阶段,所以没有过多讨论这个问题。"
Buterin还补充道:"在确定将向权益证明过渡后,ASIC(专用集成电路)开发的动力就消失了,几乎没有人使用ASIC,这更是不言而喻。"他同时分享了以太坊工作量证明矿池市场份额图表,数据显示:目前已关闭的SparkPool曾占据33%的市场份额,Ethermine占21%,F2Pool占11%。
共识机制的本质差异
工作量证明机制通过解决复杂问题来赋予矿工验证和记录交易的权限,并以加密货币作为奖励;而权益证明机制则允许持有一定数量代币的质押者参与网络运营并获得奖励。
以太坊已于2022年9月完成"合并"升级,最终转向权益证明共识系统。虽然这一转变使得能源消耗减少了99.5%,但也引发了关于大型机构垄断质押可能导致中心化的担忧。
当前市场格局
根据Dune Analytics(@hildobby)的数据,流动性质押协议Lido占据28.5%的市场份额,中心化交易所Coinbase占13.6%,流动性质押协议Ether.fi则占3.6%。这些数据显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权益分配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化现象。
这场关于共识机制的讨论反映了区块链社区在去中心化与效率之间的持续探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时提高系统效率,仍将是区块链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