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的路线图:以太坊Layer-1的轻量化与去中心化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正在将重点重新转向Layer-1的改进。在5月19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更高效、去中心化的基础层。这一转变发生在Layer-2扩展解决方案逐渐受到关注的同时,但人们对日益增长的中心化和复杂性也产生了担忧。Buterin的路线图强调了无状态验证和EIP-4444。这些创新可能会将节点数据需求减少一半,从而实现更轻量、更便宜的节点操作。因此,以太坊网络可以吸引更广泛的运营商,并保持长期的弹性。
无状态节点与EIP-4444成为核心
Buterin提案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无状态节点。这些节点使用零知识证明(ZK-EVM)验证区块,而无需存储完整的区块链历史记录。相反,它们只保留与每个用户需求相关的状态。因此,它们可以更快、更私密地处理RPC请求。节点范围之外的任何内容要么失败,要么依赖于来自外部来源的加密数据。
此外,Buterin正在推动EIP-4444。这一以太坊改进提案旨在修剪旧的历史数据。目标是使全节点对资源的依赖更少。通过实施这一改变,以太坊可以避免过度依赖大型基础设施提供商。更重要的是,这确保了去中心化得以保持。
降低复杂性,提升去中心化
在5月初,Buterin承认以太坊已经变得过于复杂。这种复杂性使得开发者更难构建和维护新项目。因此,简化系统现在成为优先事项。一个前进的路径是分布式历史存储,正如开发者Lefteris Karapetsas所建议的那样。他的计划涉及纠删码和用户可配置的数据保留。这确保了区块链历史记录在没有中央服务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访问。
除此之外,知名以太坊倡导者Yogi也赞扬了这一新路线图。他将这一转变总结为三个阶段:修剪历史(EIP-4444)、无状态验证,最后是个人无状态节点。这一方向支持抗审查、去中心化和个人隐私。
此外,节点运营者负担的减轻鼓励了小型参与者的贡献。这与以太坊的核心精神——开放访问和弹性——相一致。Buterin的愿景为更轻量、可扩展的未来奠定了基础。如果得以实施,它可能会重新定义个人与以太坊网络的互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