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密货币监管困境:创新与监管的博弈
多年来,在美国启动加密货币项目一直面临着重重不确定性。法律模糊性和敌对的监管环境迫使项目创始人纷纷转向海外,将瑞士和开曼群岛等地变成了区块链创新的全球中心。尽管特朗普当选后,美国政府公开宣称要成为加密货币友好型国家,但迄今为止,除了口头承诺外,实质性改变仍未发生。
美国加密货币项目的困境
在美国启动加密货币项目依然困难重重。美国监管机构继续采取模糊的威胁和"执法监管"诉讼。美国希望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领导者,但即使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也未能采取行动创造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
每个加密货币项目都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实现去中心化对于避免监管审查至关重要,但在项目发行代币之前,一定程度的中心化是不可避免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过时的Howey测试确保几乎所有合法的加密货币项目都被归类为证券。这种逻辑是自相矛盾的:项目不发行代币就无法实现去中心化,但在美国发行代币又会立即成为SEC的监管目标。
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带来了实际后果。对于所有新代币发行至关重要的流动性提供者不愿与美国项目合作,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代币将被归类为证券。中心化交易所出于同样原因拒绝上市美国实体发行的代币。即使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也面临来自其法律团队的压力,避免为美国项目主动提供流动性。结果如何?美国创始人在起步之前就被排除在全球加密货币经济之外。
离岸司法管辖区的崛起
这种监管失败催生了一个专门从事代币发行实体设立的离岸律师事务所行业。凭借其FINMA无异议函系统,瑞士已成为加密货币项目的温床,因为它提供了为数不多的获得代币分类法律明确性的结构化方式之一。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也已成为加密货币避风港,提供灵活的公司结构,使项目能够以更低的监管风险运营。
荒谬的是,实际工作——开发、招聘、创新——仍然发生在美国。代币发行通过"协会"和"基金会"被推向海外,这些非营利组织独立于美国开发公司运营。美国创始人被迫将资金投入不必要的法律费用、海外运营商和空壳基金会,以避免美国监管机构的不可避免的打击。这不仅对加密货币不利,对美国也不利。在问题解决之前,美国将继续将人才、投资和影响力流失到目光不那么短浅的司法管辖区。
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友好国家
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加密货币政策上摸索,现在,即使是一个声称支持加密货币的政府,也未能带来真正的改变。解决方案不是像一些人建议的那样承诺加密货币资本利得税豁免。这几乎无法改善美国项目被迫应对的严苛监管环境。如果美国真的想引领加密货币领域,它也必须率先提供监管明确性。
这意味着最终要认识到,适用于传统金融市场的相同法规不能总是应用于加密货币。Howey测试不起作用。相反,政府必须为加密货币行业提供一个新的、功能性的法律框架。
现在是美国立法者和监管者承认加密货币代币无法立即实现去中心化的时候了,几乎总是需要核心贡献者团队的努力来引导初始增长和发展。联邦政府必须设计一个版本的Howey测试,它不会自动将每个新的加密货币代币归类为证券,而是允许代币有一个去中心化的宽限期。与此同时,美国必须建立新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内部人士在项目扩展过程中不会从加密货币项目中获得不当利益。
除了迅速结束Gary Gensler领导的SEC采用的"执法监管"方法(这一策略似乎旨在逐步扼杀美国的加密货币活动)外,政府还必须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做市商需要能够以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评估美国代币是商品还是证券。这是结束做市商对美国代币的全面禁令并将加密货币开发带回美国的唯一途径。
美国的机会窗口正在关闭
加密货币创始人不会等待华盛顿解决问题。在没有明确法规的情况下,每天都有更多的加密货币项目在海外注册。美国甚至不需要"拥抱"加密货币。它只需要停止主动将其赶走。
如果本届政府真的想让美国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领导者,它需要超越竞选口号,开始解决最初迫使该行业离岸的根本问题。而且它需要迅速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