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指数 $3318.20 0.9%
  • 美元指数 $99.250 0.09%
  • 交易所比特币钱包余额 181.0万 0.06%
  • 全网合约持仓量 $1249.9亿 2.23%
  • 全网24小时合约成交量 $2544.8亿 8.43%
  • 24小时爆仓总量 $2.9亿 6.89%
  • 24小时多空比 50.9700%/49.0300%
30.00% 70.00%
看涨
看跌

加密货币:英伟达再次对区块链关上大门

2025-04-25 22:26:18

英伟达与加密领域:一场未竟的合作

加密领域本可能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英伟达与区块链网络的合作,本应是芯片巨头对加密技术的官方认可。然而,与往常一样,希望最终化为泡影。在宣布合作前的几个小时,英伟达撤回了支持,使项目陷入僵局。这一场景概括了双方动荡的关系:尽管区块链技术取得了进步,但这家加州公司仍持明确立场——加密技术在其生态系统中仍不受欢迎。

事件概述

英伟达在最后一刻撤回了对区块链项目的支持,再次确认了其对加密技术的不信任。该公司明显更青睐人工智能,认为其更有用且风险更低。对于加密领域而言,道路很明确:无需等待科技巨头的认可,继续前行。

英伟达与加密技术:一段矛盾的关系

最近,Layer 2区块链项目在最后一刻被英伟达从其Ignition AI Accelerator计划中剔除,这并非偶然。这是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的表现。在Inception等旗舰项目中,与加密相关的项目被排除在外,这一标准是明确的。这是一条虽未明言但不可动摇的规则。

这并非突然的决裂,而是逻辑的延续。2018年,英伟达CEO黄仁勋就曾谈到加密市场崩盘带来的后遗症——未售出的GPU库存、监管罚款……遗留问题沉重。2023年,CTO Michael Kagan更是轻描淡写地否定了加密技术的社会效用:“它没有为人类带来任何有用的东西。”他更愿意赞扬人工智能的潜力。

然而,双方的联系并未完全切断。2024年3月,在图形技术大会上,黄仁勋与NEAR Protocol联合创始人Illia Polosukhin同台,却只字未提区块链。这一信息微妙但明确:英伟达容忍混合型玩家,前提是他们专注于人工智能。至于加密技术?这是一个需要避免或仅用隐喻提及的话题。

人工智能:资源有限的巨头的首要任务

为何英伟达对加密技术持如此持久的不信任态度?答案在于两个字母:AI。英伟达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波动性较大的区块链与快速成长的人工智能之间,计算是迅速的。

与Polosukhin等人物合作,其关于Transformers的研究彻底改变了人工智能领域,这一策略得到了体现。基础设施信贷、指导、资源:一切都流向机器学习。资源并非无限。2023年,人工智能对GPU的需求导致了全球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整合加密技术将意味着稀释已经巨大的投入。这是英伟达不愿承担的风险。即使黄仁勋在会议上提到“可编程货币”,其参考也仅限于理论层面,没有路线图,也没有承诺。

加密技术真的需要英伟达吗?

一个问题仍然存在:加密技术真的需要英伟达吗?一些区块链项目已经建立了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而无需依赖科技巨头。这种哲学与点对点的精神相一致。

对英伟达而言,忽视加密技术甚至可能成为一种优势:通过避免与挖矿或投机相关的争议,公司保持了与传统企业的良好形象。

英伟达与加密技术的失之交臂并不令人意外。这是多年来战略选择的结果。在人工智能的承诺与区块链的不确定性之间,这家加州巨头已经做出了决定。

对于加密领域的参与者而言,教训很明确:无需追逐英伟达的青睐,最好开辟自己的道路。毕竟,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非传统路径。这丝毫不会动摇中本聪的一位密友的预言,他早已预见比特币将突破百万美元大关。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