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出台新规,赋予银行更多加密货币业务自主权
美联储近期在银行业监管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通过取消部分加密货币交易相关限制,为银行参与数字资产业务开辟了新路径。2022年生效的通知信要求被取消,同时2023年发布的稳定币指导方针也被废止,这些变化标志着银行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参与方式将发生显著转变。
银行获得更大业务自主权
美联储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银行在进行加密货币交易前不再需要向监管机构报备。这一新政策旨在使金融机构在数字资产领域能够采取更加灵活和创新的举措。美联储同时表示,这一决定将与更具功能性的监管方法共同评估。
在新框架下,传统监管机制仍然存在,但银行被鼓励在数字资产相关业务中开发更灵活的方法。随着监管的简化,预计在该领域运营的银行将对加密货币采取更具创业精神的态度。
监管机构表示,这一变化仅仅是个开始,未来可能会发布新的指导方针。这一做法旨在确保银行能够更好地与现有金融体系和不断发展的加密货币世界相协调。
监管放松,行业蓬勃发展
包括金融监管局在内的多个监管机构都呈现出对数字资产交易采取更灵活态度的趋势。银行在这一领域承担更积极角色的意愿增强,可能会显著提升行业活力。这一趋势也标志着美国市场长期存在的"Operation Chokepoint 2.0"压力正在缓解。
不仅是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通过结案某些加密货币案件,展现出更为温和的监管态度。这一发展表明,更加平衡和协作的监管环境正在形成。
Paul Atkins关于"比特币将获得优先考虑"的声明,反映出这一转变既是结构性的,也是战略性的。这表明美国正在进入一个对加密货币立场更加明确的阶段。
随着监管压力的缓解,金融机构越来越倾向于开发创新解决方案。行业代表认为,这种新方法可能会提高数字资产交易的效率,并促进对技术进步的适应。
这种对加密货币行业的新态度有可能直接影响全球竞争力。美国采取的措施可能会使银行在与数字金融工具的互动中准备更充分、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