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稳定币在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欧盟、新加坡、香港、英国和美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制定稳定币监管指南,稳定币监管已成为当前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作为加密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稳定币通过融合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其广泛使用已引发各国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如今,在更广泛的加密市场监管中,稳定币监管已处于前沿阵地。那么,全球各国在制定稳定币监管指南方面进展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稳定币概述
在全球加密货币采用过程中,稳定币占据重要地位。它们通过与法定货币、大宗商品、股票等资产挂钩来保持价值稳定,这一特性使稳定币在加密行业中脱颖而出。尽管稳定币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但其保持价值稳定的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去中心化金融到无国界交易,稳定币无处不在。它们甚至运行在传统金融(TradFi)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交汇处,用于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的转换。
根据Chainalysis的最新报告,在大多数国家,稳定币的使用率已超过40%,而比特币的交易使用率仅为17%左右。拉丁美洲、东亚和东欧在稳定币交易使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稳定币使用量的增加使得全球各国必须对这一领域进行监管。
在加密行业中,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是两大主要稳定币,它们共同为整个加密市场贡献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市值。稳定币市场还包括DAI、USDe、FDUSD、PYUSD等多个知名代币。
全球稳定币监管与政策趋势
全球范围内的稳定币监管趋势日益明显。以下是一些迅速加入稳定币监管行列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欧盟、新加坡和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行动迅速。美国在2024年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后,也加入了制定明确稳定币指南的行列。
欧盟(EU)
欧盟于2024年6月30日推出了《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以监管加密货币。其稳定币监管的主要重点是安全性和透明度。MiCA将稳定币分为电子货币代币和资产参考代币,以简化监管指南。
MiCA对稳定币提出了一些严格的储备要求。它要求稳定币发行人至少保持30%的储备金存款,其余储备金需投资于高流动性资产。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注册为信贷机构或电子货币机构。
新加坡
新加坡在2023年就加入了稳定币监管的行列,早于大多数国家。其监管框架涵盖了与不同类型资产挂钩的各类稳定币。该国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保持稳定性、赎回能力、资本要求和透明度。
香港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24年推出了《稳定币法案》,并详细规定了本地稳定币发行人的许可要求。他们必须保持储备资产管理、赎回能力,并满足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要求。稳定币发行人如违反规定,将面临500万港元的罚款和最高7年的监禁。
英国(UK)
英国央行(BoE)和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将稳定币监管作为优先事项。他们于2023年发布了第一阶段的提案,以监管基于法币的稳定币。该草案解决了稳定币在作为支付手段使用时涉及的一些风险,这些稳定币模仿了法定货币。
英国稳定币监管的第二阶段涵盖了算法稳定币和商品支持的稳定币。与此同时,FCA计划在今年发布多项关于加密货币的政策文件。英国可能会在明年年底前出台完整的加密资产监管制度。
日本
日本也是较早提出稳定币监管需求的国家之一。该国在2022年修改了《支付服务法》(PSA),以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该法案于2023年6月生效,并要求所有稳定币发行人遵守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法规。
美国(US)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致力于将美国打造成加密之都,美国立法者正在迅速提出监管加密货币的法案。特朗普和戴维·萨克斯在多次采访和演讲中强调了稳定币的重要性及其增强美元主导地位的潜力。
《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与建立法案》(GENIUS Act)被提出以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该法案尚未在美国参议院通过。与此同时,另一项名为《稳定法案》(STABLE Act)的法案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提出。
《稳定法案》于2025年4月在美国通过。尽管面临政府官员参与加密货币等挑战,该法案仍在参议院获得了多数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此发表声明,详细规定了“受监管稳定币”的规则。
稳定币监管如何促进整体加密行业发展?
稳定币占据了加密生态系统的很大一部分,为它们提供明确的监管指南相当于完成了加密行业监管的一半工作。这些监管和政策通过简化流程,为创建整体加密监管框架提供了指导。
稳定币发行人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对于淘汰缺乏坚实基础的稳定币至关重要。解决稳定币涉及的风险和挑战有助于政府为整体加密监管铺平道路。
结论
由于稳定币在日常使用和采用中的普遍性,立法者监管整个加密领域的努力从稳定币开始。从英国和美国到日本和香港,稳定币已经进入监管雷达。
监管不仅是加密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避免其给传统金融带来风险和挑战的强制性要求。在主要国家看到全面的加密监管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