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加密货币认知度创新高,但实际持有率下降
2025年,新加坡的加密货币认知度达到历史新高的94%,但实际持有率却从40%下降至29%。这一认知与参与之间的悖论来自独立储备银行第五次年度新加坡加密货币市场调查。该调查于2月进行,共有1500名参与者。
调查显示,男性投资者(35%)仍比女性投资者(24%)更为活跃。25-54岁的千禧一代和X世代占所有加密货币持有者的71%。比特币的认知度最高,达到91%,以太坊以54%紧随其后,狗狗币的认知度为41%。68%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持有比特币,其中23%的人认为到2030年比特币将超过25万美元。稳定币获得青睐,46%的投资者持有稳定币,主要用于交易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动。
新加坡通过监管领导力保持加密货币中心地位
新加坡通过全面的监管框架巩固了其作为全球区块链中心的地位。截至2025年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授权19家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2024年,MAS向加密货币交易所发放了13个主要支付机构牌照,比2023年增加了一倍多。
研究显示,新加坡在全球范围内领先,拥有1600项区块链专利、2433个加密货币相关职位和81家活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香港以890项区块链专利和52家加密货币交易所位居第二。新加坡的《支付服务法》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指南,在创新与消费者保护之间取得了平衡。
2023年宣布的新稳定币框架进一步推动了监管势头。MAS最终确定了与新加坡元或G10货币挂钩的单币种稳定币的要求。只有合规的发行者才能将其代币标记为“MAS监管的稳定币”,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标识。
市场情绪转向保守投资策略
尽管持有率下降,但当前持有者的加密货币情绪仍然积极。超过一半(53%)的持有者计划在12个月内增加持仓,而17%的非持有者表示有兴趣进入市场。
许多新加坡人重新分配资金至传统投资,2025年现金储蓄从2024年的42%上升至49%。独立储备银行的Mark Wong解释说,BTC/SGD对从1月的14.3万新元降至4月中旬的11.5万新元,跌幅达19.3%。投资者转向在波动条件下保持弹性的“高质量资产”。调查显示,28%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持有模因币,43%的人至少知道一种模因币。
女性的投资表现优于男性,76%的女性报告盈利或持平,而男性投资者为72%。这是自2021年调查启动以来,女性投资者首次超越男性。此外,24%的女性将超过20%的投资组合分配给加密货币资产。
全球背景显示更广泛的加密货币采用趋势
新加坡的加密货币趋势与全球机构采用和稳定币增长的发展相一致。2025年3月,稳定币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USDC接近600亿美元,自美国大选以来增加了250亿美元。
比特币ETF的发展继续重塑机构参与。2024年推出了43只加密货币ETF,占美国75只加密货币ETF的一半以上。BlackRock的IBIT年初至今表现达145%,成为表现最好的非杠杆ETF。
全球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加密货币认知度为93%,高于2023年的92%。尼日利亚以84%的钱包持有率领先,而新加坡29%的持有率反映了与新兴经济体相比更为保守的机构市场方法。
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透明度不断提高。新加坡的技术中立方法侧重于资产特征而非底层技术。这种平衡的监管吸引了金融机构,同时通过全面的合规要求保护零售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