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怒斥《华尔街日报》报道是对加密行业人士的恶意攻击
在快节奏的加密新闻领域,报道与反驳屡见不鲜,但币安前CEO赵长鹏(CZ)与《华尔街日报》(WSJ)近期的交锋引发了广泛关注。CZ公开驳斥了该报一篇他认为不公平针对他及其他支持加密货币人士的报道。
《华尔街日报》指控的核心内容
争议源于一篇将CZ与世界自由金融(WLFI)相关联的报道。据CZ所述,该文暗示他与这家据称与特朗普家族有关的加密企业存在联系,并可能将他描述为该企业在中东地区业务活动的"推动者"。报道要点包括:
• 将CZ与世界自由金融(WLFI)项目相关联
• 通过WLFI联合创始人、前特朗普政府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暗示与特朗普家族的联系
• 暗示CZ担任WLFI在中东推广的"协调人"角色
CZ表示,在报道发布前,《华尔街日报》曾向他发送包含"错误且负面假设"的问题清单,而他已对这些指控进行了明确否认和修正。
CZ的反驳:为何称为"攻击"
尽管CZ提出异议,报道仍被刊发,这促使他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作出强硬回应。其反驳要点包括:
• 捏造叙事:CZ认为报道从前提就带有恶意,导致提供准确信息失去意义
• 针对加密支持者:指控《华尔街日报》成为某些美国势力的喉舌,意图打击加密行业及支持该行业的政府
• 否认具体关联:CZ明确否认与WLFI存在报道中所称的联系
深层背景:传统媒体与加密报道的紧张关系
《华尔街日报》长期关注加密货币行业,包括对币安运营情况的深度报道。部分报道因聚焦监管问题及持传统金融视角,常引发加密社区质疑。此次事件进一步凸显了传统媒体与这个新兴领域之间的认知鸿沟。
对加密行业领袖的启示
该争议反映出加密行业面临的多个挑战:
• 行业领袖持续面临严格媒体审查
• 负面报道可能对个人及企业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 加密从业者倾向通过社交媒体直接回应指控
• 加密货币议题在美国正日益政治化
事件总结:CZ的坚定立场
币安前CEO赵长鹏坚决否认《华尔街日报》关于其与特朗普家族关联加密企业存在联系的报道。他将此文视为反加密势力对行业领袖的有预谋攻击。这场公开争论既反映了传统媒体与加密世界的持续对立,也展现了行业领袖面临的声誉管理挑战。随着加密领域发展,如何客观呈现行业动态将成为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