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或成区块链技术应用转折点
据投资银行巨头花旗集团分析,2025年可能成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和公共领域应用的"ChatGPT时刻",而这一转变将由监管变革推动。花旗集团金融分析师团队在4月23日的报告中指出,监管支持力度的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广泛采用,为稳定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总市值可能达到3.7万亿美元,保守估计也将达到1.6万亿美元。
美国监管框架或成关键推动力
花旗集团在报告中强调:"美国监管政策的明确化可能是推动稳定币和区块链技术更广泛接受的主要催化剂,这将促进稳定币与现有金融体系的深度融合。"报告还指出,监管支持与数字资产在传统金融机构中的整合,为稳定币的进一步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加密货币友好政府今年早些时候上台,立法者正在考虑制定稳定币相关法规,如旨在规范美国稳定币使用的《GENIUS法案》,以确保其合法支付功能。报告认为,美国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也将支持国内外对美元无风险资产的需求。
花旗集团表示:"稳定币发行方将需要购买美国国债或类似低风险资产作为安全抵押品。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方持有的美国国债可能超过当今任何一个司法管辖区。"
美元稳定币仍将主导市场
花旗预测,未来稳定币供应仍将以美元计价,而非美国国家将推动本国货币或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4月份,稳定币市场总市值已突破230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4%,其中Tether(USDT)和USDC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
花旗指出:"虽然美元的主导地位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欧元或其他货币可能受到国家法规的推动,但许多非美国政策制定者可能将稳定币视为美元霸权的工具。地缘政治局势仍然多变。如果世界继续向多极化体系发展,中国和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可能会积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本国货币发行的稳定币。"
市场发展仍面临挑战
然而,稳定币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果"采用和整合的挑战持续存在",稳定币市场总市值可能维持在5000亿美元左右。花旗还指出,脱锚问题可能成为一个潜在风险,2023年共发生了1900起脱锚事件,其中包括硅谷银行倒闭后USDC的重大脱锚事件。
报告警告:"重大脱锚事件可能会抑制加密货币市场流动性,引发自动清算,损害交易平台的赎回能力,并可能对金融系统产生更广泛的传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