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调查显示亚洲用户日益关注加密货币安全
2025年5月6日,币安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亚洲加密货币用户的安全行为有所改善,超过80%的用户采用了双因素认证(2FA),84%的用户信任SAFU安全措施。用户的安全实践显示出成熟迹象,因为人们越来越信任交易平台的安全保障。
调查概况
这是该领域最广泛的调查之一,记录了来自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加密货币用户的29,847份有效回复。本报告深入探讨了用户与加密货币安全相关的行为,并提出了交易所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内容和安全系统的方法。
习惯演变:从意识到采用
47.2%的受访者是高频交易者,他们每天多次访问交易所。自研究开始前的半年以来,亚洲加密货币用户数量快速增长,许多用户在此期间加入了市场。
尽管市场持续扩张,但用户对复杂安全调整的采用率增长不一致。用户对安全的理解仍然很高,2FA的采用率达到80.5%。只有17.6%的用户使用地址白名单,21.5%的用户保持反钓鱼代码作为安全措施。全球范围内,34.4%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设备访问私钥,而东南亚的这一比例为42%。
用户预防措施增加
一项针对加密货币用户的研究显示,73.3%的受访者在发送资金前会验证收款人地址。随着交易所与客户建立更强的信任关系,用户的预防措施也在增加。大多数受访者表现出更高的准备度,报告了40.7%的加密货币诈骗事件。经历网络事件的交易所客户会立即联系交易所运营商,以阻止资金进一步受损。84%的加密货币用户信任像币安SAFU紧急基金这样的保护机制。用户成功检测到通过虚假提示、虚假链接和欺骗性空投创建的常见加密货币犯罪,尽管这些攻击的持续率分别为69.5%、54.9%和52%。
用户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威胁检测系统需求增加
用户现在期望交易所通过提供实时干预来主动管理威胁,这取代了传统的被动客户支持。62.5%的用户要求系统能够拦截威胁并提供实时警报。大多数用户(50.4%)要求在设备级别进行恶意软件检测和入侵监控。近50%的用户支持可疑地址黑名单和生物识别认证。
用户态度的明显转变
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用户态度显示出明显的转变方向。加密货币市场已经发展到将平台定位为安全领域的领导者,而不仅仅是交易场所。币安和类似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必须开发人性化的保护框架,在整个交互过程中保护用户安全。
安全钱包,更智能的托管:币安钱包引领MPC
对于去中心化钱包来说,安全是一个主要问题。62.8%的用户优先考虑增强私钥保护。50.4%的加密货币用户需要更好的备份和恢复系统。超过40%的用户希望拥有主动的诈骗检测系统和交易监控能力。
教育仍然是基础
尽管用户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增加,但教育缺陷仍然存在。55.8%的用户认为目前的教育资源过于复杂,难以理解。39.7%的用户更喜欢本地化的、基于场景的案例研究。
币安的多层安全承诺
根据Chainalysis的数据,行业实施的安全协议导致接收409亿美元加密货币交易的非法地址从2023年的0.61%下降到仅0.14%。币安交易所通过在平台安全和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上投入大量资金,保持了市场领导者的地位。2024年,该公司:
- 平台阻止了超过42亿美元的非法活动预期损失。
- 币安向资金被盗或丢失的用户返还了8800万美元。
- 通过安全措施,币安保护了约280万用户免受网络犯罪分子的侵害。
币安首席安全官Jimmy Su表示:“仅在2024年,我们就成功防止了超过42亿美元的潜在用户损失,帮助追回了8800万美元的被盗或丢失资产,并保护了超过280万用户免受恶意行为者的侵害。随着行业的发展,不良行为者的策略也在发展。我们正在大力投资于本地化的反诈骗教育,这些教育实用、易于获取,并适应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我们正在加速推出实时风险检测系统,并与亚洲各地的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密切合作,以更好地保护用户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