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政府与机构参与的双刃剑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全球交易所比特币流动性下降”和“2025年加密市场流动性争夺战”等话题。截至5月,流动性竞争已明显加剧。最终,过去一年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比特币数量激增,导致流动性枯竭。
还记得昨天的文章《新罕布什尔州的战略比特币储备法案:全面分析》吗?新罕布什尔州也加入了比特币流动性争夺战。
最新数据显示,超过8%的比特币流通供应量现由政府和机构投资者持有。这种前所未有的主权和机构对去中心化资产的参与引发了激烈争论:这是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资产合法化的标志,还是预示着威胁加密精神本质的中心化风险?
波动世界中的战略对冲
对许多政府和机构而言,比特币的积累反映了面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时的理性策略。随着法定货币面临通胀压力,地缘政治不稳定持续,比特币日益被视为数字黄金的替代品。
1. 储备多元化:
一些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已开始将部分投资组合从法定货币和黄金重新分配到数字资产。比特币2100万枚的供应上限提供了法定货币资产无法提供的通胀对冲。阿根廷或土耳其等货币疲软或货币政策脆弱的国家对比特币作为储备多元化工具特别感兴趣。
2. 机构合法化:
当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和上市公司将投资组合的一小部分分配给比特币时,它向其他市场参与者发出了信心信号。贝莱德、富达和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的高调分配对该资产类别产生了合法化效应。比特币不再只是投机性散户交易者的选择,它已在董事会和政府财政部找到了归宿。
3. 战略自主与制裁抵抗:
在日益分散的全球金融秩序中,比特币为各国提供了一种绕过以美元和SWIFT系统为主导的传统支付轨道的手段。对于受制裁国家或希望减少对西方主导金融基础设施依赖的国家,持有比特币提供了一种金融主权形式。
4. 实践中的通胀对冲:
经历高通胀的国家现在正考虑将比特币作为功能性对冲工具。例如,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不断增长的比特币储备往往是为了在法定货币贬值中保值。这些实际用途进一步巩固了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叙事。
超越阈值的风险:中心化担忧
虽然机构和政府的采用带来了合法性和流动性,但超过8%的比特币总供应量集中在少数大手中,这引发了人们对网络长期健康的担忧。
1. 去中心化的侵蚀:
比特币的创立精神建立在去中心化和金融民主化的基础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司,少数大玩家持有的集中化威胁了这一理想。如果少数实体控制了大部分供应,它将使网络面临串通风险、操纵或协调抛售,从而破坏市场稳定。
2. 对流动性的影响:
大持有者通常将比特币存放在冷存储或长期托管安排中,这意味着这些币实际上已从流通供应中移除。随着更多比特币被用于战略目的而非定期交易,可用流动性供应缩小。这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加剧,因为剩余流通量中的小规模买卖压力也可能导致价格剧烈波动。
3. 市场扭曲与道德风险:
政府购买和持有比特币可能会无意中影响市场情绪和定价。如果主要政府宣布突然出售或政策变化,可能会引发更广泛市场的恐慌。此外,这种权力可能被用作政策杠杆,与比特币独立于政治操纵的承诺相矛盾。
4. 托管风险与治理影响:
当机构通过托管人持有比特币时,网络的去中心化性质部分被削弱。这些托管人可能受到政治压力、法律义务甚至中央银行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伪中心化,即比特币的控制虽然不在链上,但集中在少数中心化机构中。
5. 主权没收的幽灵:
历史表明,国家可以也确实会没收资产。政府持有的比特币越多,监管框架转向严格控制甚至强制托管转移的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1933年美国黄金没收的案例提供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先例。
平衡合法性与网络完整性
为了确保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资产的持续弹性,社区必须保持警惕。以下是一些缓解策略和未来方向:
1. 鼓励零售参与:
更广泛的零售采用可以抵消大持有者的影响。教育努力和更便捷的访问工具至关重要。
2. 持有透明度:
机构和政府公开披露比特币持有量可能有助于提高问责制,减少对操纵的担忧。
3. 加强非托管基础设施:
社区应投资于允许大持有者以去中心化方式保护其资产的技术(例如多重签名、分布式托管)。
4. 政策保障:
支持比特币的政策制定者还应支持保护去中心化和金融自主权的监管框架。
对此事的思考
尽管比特币的机构化进程正在加速,但值得注意的是,超过85%的比特币供应仍由非机构投资者持有,零售投资者仍是主导力量。这意味着,即使大量比特币被ETF或公司财政部锁定在冷钱包中,市场的去中心化性质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一些人担心,随着如此多的比特币“休眠”或被托管持有,链上数据的参考价值可能正在减弱。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也不是新问题。
回顾过去,比特币的主要交易活动始终集中在链下,尤其是在Coinbase、币安和早期的FTX等中心化平台上。虽然这些交易在链上难以检测,但它们对市场价格和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今天面临的情况类似,但我们依赖的分析工具已变得更加复杂。ETF资金的流动,以及公司和国家持有量的变化,通常需要遵守信息披露义务,这反过来为市场分析师提供了比传统交易所更可追溯和透明的数据。
总体而言,机构对比特币的兴趣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从ETF和公司财政部到国家储备,机构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已超过220万枚,并且还在继续上升。毫无疑问,这些资金的流入在熊市期间为市场注入了显著的稳定性。然而,在稳定性之下隐藏着一个隐忧:比特币正逐渐金融化,其价格波动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情绪及其与传统金融资产相关性的影响。这种联系正在重塑比特币独立性的原始神话。
结论
超过8%的比特币现由政府和机构持有,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标志着加密作为储备资产的历史性合法化。另一方面,它引入了可能破坏比特币基本原则的中心化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