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过新稳定币法案,确立数字资产监管领先地位
据路透社报道,香港于2025年5月21日正式通过了新的稳定币法案。该法案为法币支持的稳定币建立了完整的许可制度,使香港成为数字资产监管领域最积极的司法管辖区之一。在其他地区仍在政策争议和框架分歧中挣扎时,香港坚持走结构化道路,专注于风险管理、透明度和公众信任。
新稳定币法案的要求
新法规要求,任何在香港发行稳定币或提供与港元挂钩代币的公司,都必须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许可。稳定币法规适用于所有针对本地市场的公司,无论其注册地在哪里,具体包括以下要求:
- 发行的稳定币必须由法币储备全额支持
- 1:1可兑换,最低风险保留
- 具备完善的风险和合规框架
- 遵守反洗钱/反恐融资(AML/CFT)规范
- 及时披露信息以确保透明度
因此,香港的稳定币市场将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只有获得许可的实体才能在当地销售或推广稳定币,从而清除市场中的不良行为者,恢复市场信心。
香港为何此时采取行动?
香港财政司司长许正宇指出:“该法案体现了‘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必须遵循与传统银行服务相同的监管标准。香港并非采取被动立场,而是将其监管框架与包括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在内的全球机构保持一致。该法律还具有域外效力:任何针对本地市场或本地居民的项目都将受到香港金管局的监管。最终,香港将成为世界上首批将本地监管与国际合规标准相结合的地区之一。
沙盒先行:审慎测试阶段
此外,在2024年3月正式推出之前,香港引入了稳定币沙盒,使RD Innotech Limited等公司能够在香港金管局的指导下测试发行流程。沙盒模式帮助监管机构在全面实施法律之前识别操作障碍和客户保护机制。他们从中学到的经验将间接影响法律的关键方面,并增强其在实践中的实施信心。此外,沙盒将在过渡期间继续存在,直到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许可开始。
加密行业的反应
事实上,机构参与者和成熟的Web3初创公司的反应大多积极。银行认为许可制度是进入数字金融的明确切入点,而已经涉足加密领域的参与者则认为这是对他们长期战略的认可。渣打银行、香港电讯和Animoca Brands成立合资企业,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并计划今年申请香港金管局的许可。正如CoinDesk政策分析所引述的那样,公司开始调整其运营以满足许可要求,许多人押注香港能够成为合规加密活动的区域基地。这种法律确定性赢得了怀疑者的掌声,而其他人则认为这可能为新加坡、韩国和部分欧洲地区的政策制定奠定基础。
全球背景:香港的比较
对于美国正在进行的《支付稳定币清晰法案》的实质性辩论,以及欧洲即将推出的MiCA程序,香港金融中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咨询阶段推进到法律实施。然而,英国《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在稳定币全面实施方面尚无明确时间表,落后于路线图。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仅针对中介机构而非发行者制定法规。香港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法律涵盖了稳定币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发行、赎回、储备、合规和消费者访问。如果有效实施,它很可能成为亚洲及其他地区的黄金标准。
结论
新的稳定币法规并不急于成为先驱,而是着眼于长远。对香港来说,最高排名是安全、透明和系统信任,而非短期利益。许正宇告诉路透社:“该框架允许在明确期望下创新蓬勃发展的环境。这种程度的监管清晰度是罕见的,这就是为什么这项新法律吸引了全球关注。”该法案从构思到实施,将受到全球投资者、开发者和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已经迈出了良好的一步,现在真正的考验将是证明智能监管确实能转化为实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