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代币持有者面临近50%的平均回撤
截至2024年5月,与场外交易(OTC)估值相比,锁定代币持有者的平均回撤接近50%。根据STIX创始人Taran Sabharwal于4月22日发布的数据,持有者本可以在去年以当前现货价格的两倍退出其头寸。
主要代币估值大幅下跌
Sabharwal分享了2024年5月与2025年4月主要代币的完全稀释估值(FDV)对比数据,包括JITO、BERA、ZRO、WLD、TIA、IO、W、ZK、EIGEN、SCR和BLAST。在跟踪的项目中,几乎所有项目都显示出显著的估值下降。其中,SCR和BLAST的同比回撤最大,分别为-85%和-88%。EIGEN紧随其后,下跌了-75%。其他代币,如ZK(-64%)、W(-50%)、IO(-48%)和TIA(-44%),相对于去年的锁定OTC估值也出现了大幅下跌。
JITO成为唯一例外
在锁定代币持有者普遍面临负面环境的情况下,JITO成为唯一一个录得增长的代币,相对于去年的估值增长了+75%。
早期投资风险凸显
Sabharwal指出,OTC估值与当前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异凸显了在早期代币轮次中投资于非流动性锁定头寸的风险。虽然这些早期投资通常以长期上涨预期为结构,但过去12个月的市场波动和项目特定因素导致其相对于初始估值表现不佳。
加密市场整体表现优于锁定代币
根据Artemis的数据,在同一时期,除了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外,加密市场的22个板块平均回调了40.7%,这比锁定代币的表现高出近20%。数据表明,许多承诺锁定头寸的早期代币投资者可能错过了2024年全年在二级市场中的更好退出机会。
锁定代币的流动性限制
锁定代币通常附带归属时间表或转让限制,这阻碍了即时流动性,并使持有者在锁定期内面临市场波动的风险。
市场条件对完全稀释估值的影响
Sabharwal分享的数据还反映了影响整个加密行业完全稀释估值的更广泛市场条件。与初始融资轮次相比,新项目在二级市场面临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