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型银行拥抱稳定币与区块链技术
曾经对加密货币企业避之不及的美国大型银行,近期正积极接纳稳定币与区块链技术。就在几年前,持有加密货币或推进区块链业务的企业在开设和维护银行账户时仍面临重重困难。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这四大银行占据了所有账户关闭投诉的一半以上。
监管环境转变带来新机遇
随着"扼喉行动2.0"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会计指南SAB 121等主要监管条款的废除,银行业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其中,稳定币的应用能力被视为衡量银行能否适应未来金融环境的重要标准。
事实上,稳定币并非全新概念。摩根大通和桑坦德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多年前就已将自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内部资金结算和银行间支付等领域。然而,这些项目大多局限于特定范围,未能充分发挥公链的开放性和效率优势。
公链稳定币展现实际价值
当前,基于公链网络的稳定币潜力正逐步显现。它不仅能够提升国际汇款速度,还能消除未经授权的支付纠纷,甚至缩短薪资发放周期。在复杂的薪资计算系统中,稳定币的可编程特性为实现自动化和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
中小型银行也开始关注基于公链的稳定币应用。这一趋势与2022年ChatGPT问世后企业纷纷考虑引入人工智能的情形颇为相似。近期,Custodia银行在以太坊网络上发行自有稳定币"Avit",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银行服务,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稳定币技术的不断演进,其市场需求也在大幅增长。据Artemis和Dune数据分析公司统计,活跃的稳定币钱包数量从2024年2月的1960万个增长至2025年2月的3000万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8月前制定稳定币相关法案,而怀俄明州已于今年3月通过相关立法。
目前流通的稳定币中,91%由法币支持的资产作为担保,仅有8.5%采用加密货币抵押方式。算法稳定币正逐渐退出市场。随着早期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得到改善,非加密货币企业也开始更容易地采用稳定币技术。
金融资产数字化加速
更多资产正在向链上转移。在以太坊等公链网络上使用稳定币的企业,将能更灵活地应对未来的金融环境。同时,在稳定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金融资产的数字化进程也在加快。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在今年初接受CNBC"Squawk Box"采访时强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应尽快批准债券和股票的代币化。
银行业的新机遇
面对金融科技巨头的竞争、利率波动和消费者储蓄率下降等多重挑战,积极引入稳定币战略可能成为银行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改善内部运营效率的关键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