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金融市场的隐形支柱:稳定币生态探秘
大家好,这里是TokenPost播客。今天我们将聚焦越南金融市场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缺乏官方监管,稳定币已在民间形成活跃的生态系统。
市场悖论:高普及率与监管真空
越南的加密货币采用率位居世界前列,但相关法规却尚未明确。这种矛盾背景下,USDT等稳定币通过非官方渠道深度渗透日常生活:人们绕过缺乏官方法币兑换通道的限制,转而使用币安P2P、Telegram场外交易或个人钱包转账等方式。
三大核心应用场景
1. 交易与流动性管理: 投资者倾向于将资产保留为USDT而非越南盾,既为下次投资做准备,也作为对抗市场波动的数字避险资产。数据显示,2024年USDT平均溢价达3.35%。
2. 跨境支付革命: 相比SWIFT等传统方式数日的高费用转账,稳定币可实现几分钟到账且费用极低。越南约7.8%的跨境汇款已通过稳定币完成,规模居全球前五。
3. 数字价值存储: 传统上越南人通过黄金或美元应对通胀风险,如今USDT正逐渐成为"数字美元"替代方案——虽然不能作为支付工具,但已成为保值手段。
监管困境与区域经验
这种影子金融系统潜伏着风险:
- 新加坡实施发行许可制和1:1准备金要求
- 泰国采用双轨策略:允许授权交易所使用USDT,同时试点本币稳定币
- 菲律宾通过监管沙盒重点试验汇款类稳定币
越南的破局之道
政策制定需要"自下而上"的思维:
- 建立场外交易中介认证体系
- 在电商等特定领域试点越南盾锚定稳定币
- 将民间形成的金融轨道纳入监管框架
这既是对现实的承认,也可能是提升数字金融竞争力的机遇。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如何将这种自下而上的金融创新,既保持活力又确保安全地纳入正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