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 30.00%
看涨
看跌

“全球金融主权重构时代”…泰格研究聚焦稳定币的战略崛起

2025-05-02 15:02:01

稳定币重塑全球贸易与金融格局

根据Tiger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报告,稳定币正从单纯的加密货币演变为重塑全球贸易结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在国际制裁背景下,俄罗斯已将其应用于石油对外贸易,而中国和印度也在这场变革中悄然跟进。这一趋势不仅彰显了稳定币的战略与政治地位,更预示着国际金融秩序即将迎来重大变革。


从支付工具到战略选择

报告指出,稳定币最初仅作为个人间汇款或中心化交易所(CEX)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的资产转移工具。如今,它已广泛应用于进出口结算、工资支付、供应商付款等实体B2B金融领域,特别是在银行系统受限的新兴市场和受制裁国家中表现尤为突出。以俄罗斯为例,其在与中国的原油交易中已采用泰达币(USDT)作为主要支付手段,交易金额则通过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进行结算。

报告强调,这种贸易结构已超越单纯的成本效益考量,成为规避制裁和去美元化的战略选择。交易流程完全绕开SWIFT系统:中国企业将本国货币汇给中介机构,资金兑换为USDT等稳定币后转移至俄罗斯流通商。这一过程可实现实时结算,且完全脱离西方金融系统的控制范围。分析认为,尽管中国政府官方对加密货币持否定态度,但为降低原材料供应链风险,实际上默许了相关交易。


全球扩散与制度化进程

这一趋势不仅限于俄罗斯,还正在向伊朗、委内瑞拉等受美国制裁国家扩散。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正基于其稳定币使用经验,开发以卢布为基础的自主稳定币,旨在防止美国财政部制裁导致的外汇交易系统瘫痪,并确保金融主权。

在全球层面,稳定币的制度化进程也在加速。泰国已从2025年起将泰达币和USD Coin(USDC)的交易合法化;日本通过SBI VC Trade与Circle的合作正式推出USDC;新加坡和香港则分别制定了专门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和许可制度,以规范市场秩序。虽然美国仍缺乏全面立法,但已出现监管松动的迹象,如将抵押型稳定币排除在证券之外的判决。韩国也正在推进以主要银行为中心的韩元稳定币联合发行项目。


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新定义

报告将稳定币的全球扩张评价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新定义"。过去,加密货币主要被视为价值存储工具或投机资产,如今则已成为实际贸易和支付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金融国际化很可能不是通过SWIFT或现有中介网络的改进,而是转向基于区块链的新价值转移范式。

最终,稳定币正在从规避制裁的工具演变为全球经济体系内部的共同基础。作为跨境价值转移的标准化手段,它还可能成为经济主权重组的媒介。因此,各国政府需要准确评估技术可能性和风险,制定与监管、制度、商业环境相适应的应对策略。忽视或放任稳定币的发展,可能会在金融主导权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