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数字资产产业的基石
稳定币是数字资产产业的基础设施,是监管、技术和信任交织的复合设计产物。通过李兴诺(音译)代表的专栏,我们将分三部分探讨国内企业实际设计稳定币的标准。
RWA(现实世界资产)为基础的稳定币设计
RWA为基础的稳定币设计是连接实物资产与数字资产的关键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物抵押的合法性和可验证性。只有存入的韩元、会计上记录为负债的商品券、法律上可确认的存款证明等任何人都能确认的实物才能被认可为准备金。
这些抵押资产应通过区块链仪表板或外部会计审计等方式定期公开,并通过实时更新向用户和监管机构提供信任。利用Chainlink Proof of Reserve等解决方案实时展示资产的透明性和挂钩状态也是一种方法。
代币设计的重要性
代币设计同样重要。支付、奖励、投资等功能应明确分离,否则可能因监管机构的判断标准而受到意外监管。例如,如果奖励代币与支付代币未区分,则可能被视为金融投资产品。
法律风险的应对
应对法律风险也是必不可少的。电子金融交易法、外汇管理法、资本市场法、消费者保护法等多种法律可能适用,因此应在初期阶段获取外部法律咨询并将其反映在设计之中。“没有监管就先做”的思维方式最终会威胁业务的持续性。
技术层面的考量
在技术层面,基于智能合约实现发行和销毁的自动化,并在zkEVM、Layer2等已验证的基础设施上构建是较为理想的。安全模块应包括多重签名、时间锁等功能,并通过实时链上仪表板让任何人都能查看储备余额、流通量、存取款记录等。
此外,如果该代币要实际用于支付,则必须考虑与二维码支付、条形码、POS终端等联动的实际使用可能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发行阶段,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和商业接触点的UX设计。
结语
最终,RWA为基础的稳定币的核心在于“技术+法律+运营”三要素的协调。与其等待制度完善,不如在制度之前率先设计透明性和责任结构,这是国内企业生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