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市场迎来加速发展期,2030年市值或超1.6万亿美元
稳定币领域正进入一个加速采用期,其发展态势可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的早期增长相媲美。根据花旗集团全球视角与解决方案部门于4月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稳定币正从以加密货币为中心的应用转向更广泛的金融和公共部门用例。这一转变得益于日益明确的监管环境、强烈的机构兴趣以及全球市场对以美元计价的数字资产的需求。
报告将ChatGPT的早期采用阶段与稳定币当前的增长阶段相提并论,并将2025年视为稳定币与全球经济体系更深度融合的转折点。在花旗的乐观预测下,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的总市值可能超过3.7万亿美元。目前,稳定币市场的规模已超过2300亿美元,过去五年增长了近30倍。
监管进展推动稳定币扩展应用场景
花旗报告指出,监管进展,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是推动稳定币超越其在加密货币交易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原始角色的关键因素。2025年初,美国将出台新立法,旨在为稳定币发行和储备建立法律框架。与此同时,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已为整个欧盟设定了标准。
这一监管势头与新兴市场的需求相吻合,这些市场对美元获取受限,同时金融机构也在探索稳定币基础设施以用于支付、结算和流动性管理。报告指出,银行和支付提供商正开始将稳定币整合到现有金融系统中,消除了曾经将稳定币局限于加密货币原生用途的障碍。
稳定币需求或推动美国国债市场增长
花旗特别预测,稳定币的需求将为美国国债创造新的购买活动来源。到2030年,以安全、流动性资产为支撑的代币发行方可能持有比任何当前外国司法管辖区更多的美国国债,在花旗的基本情景下,这将为美国国债需求增加超过1万亿美元。
稳定币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
尽管加密货币交易仍然是最大的应用场景,占当前稳定币交易量的95%,但花旗预测,B2B跨境支付、消费者汇款和机构资本市场活动等领域将实现增长。阿根廷、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也在推动稳定币的零售采用,因为稳定币可以作为对冲通货膨胀和货币波动的工具。与此同时,由于成本更低、结算时间更快,汇款渠道正逐渐从传统渠道转向稳定币支持的流动。
在机构方面,主要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试点基于稳定币的基金结算、国库操作和流动性提供,这反映了对基础设施和监管环境的信心。
稳定币发展路径或与卡支付行业相似
花旗将稳定币的潜在发展轨迹与卡支付行业进行了比较,认为虽然可能会出现少数主导发行方,但国家参与者和公私合作模式也有望激增。这可能类似于巴西和印度等地区卡网络的崛起,这些国家的本地法规支持国内金融主权。报告强调了信任、储备透明度和用户体验在决定哪些稳定币能够实现主流渗透方面的重要性。
报告还指出,期待已久的监管明确性消除了该行业最大的障碍之一,使现有企业和挑战者都能在更可预测的法律基础上构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