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发布稳定币报告引发行业关注
近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立研究机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一份关于稳定币的报告,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根据该报告,按市值计算的前20大稳定币中,泰达币(USDT)、美元币(USDC)、币安美元(BUSD)、戴(DAI)和弗拉克斯(FRAX)这前五大稳定币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
稳定币市场格局分析
NIST在报告中指出:"前五大稳定币相对较好地维持了与美元的挂钩。然而,曾经位居稳定币市值第三的TerraUSD在今年5月未能维持与美元的挂钩,陷入了死亡螺旋。"
报告还分析了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面临的风险,包括无节制的发行、智能合约漏洞、数据预言机以及基础区块链的滥用等问题。
不同类型稳定币的风险特征
报告强调,中心化结构的稳定币高度依赖发行主体,容易面临信任问题;而基于去中心化算法的稳定币则因智能合约代码的复杂性等问题,存在安全漏洞的风险。
行业动态:网络安全认证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某加密货币服务平台曾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其获得了美国NIST在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框架领域的最高等级Tier 4认证。这是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首次获得该领域相关评级。
此前,该平台已经获得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隐私信息保护国际标准认证(ISO27701)以及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DSS)的最高级别Level 1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