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企业掀起比特币储备热潮,瑞典数字商务公司Refine Group加入行列
核心摘要
Refine Group近期通过定向增发筹集资金,用于扩大其比特币储备规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市场时机选择、监管障碍和操作风险等问题也引发广泛讨论。
战略布局
根据7月25日的公告,这家瑞典数字商务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成功筹集500万瑞典克朗(约合47.5万美元),持续推行其作为欧洲首批上市公司配置比特币的战略。这笔资金将注入其年初成立的数字资产部门,用于建立长期比特币储备,这是该公司核心业务之外的重要战略拓展。
Refine Group将比特币视为长期价值储存手段,预计此举将提升股东价值并支持整体业务增长。首席执行官David Wallinder称此次融资是关键里程碑:"通过战略性地积累比特币来强化财务基础,我们旨在创造长期股东价值,并巩固Refine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地位。"公司表示选择快速定向融资是为了加速比特币战略实施,并应对上市公司间日益激烈的竞争。
全球趋势
从欧洲、北美到亚洲,过去数月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的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仅在欧盟地区,就有超过五家企业近期公布了比特币储备战略,包括法国的The Blockchain Group、英国的Smarter Web Company、瑞典的Fragbite Group以及德国的Advanced Bitcoin Technologies AG等。
根据富达数字资产数据,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35家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已超过10万枚。持有超过1000枚比特币的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这或许预示着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兴趣正在升温。
这类机构投资者目前合计持有超过90万枚比特币,已成为推动比特币近期上涨的主要力量之一。但随着吸引力增加,相关风险也在累积。
潜在风险
将企业资金与比特币挂钩虽是创新之举,在比特币多年强劲价格表现的背景下,其作为储备资产的潜力已显而易见。但这种做法也面临着剧烈波动和操作风险的双重考验。
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性极高,即便当前比特币价格维持在11万至12万美元区间,价格波动仍是不可忽视的风险。10%-20%的短期下跌可能使企业资产负债表一夜之间蒸发数百万美元,立即造成储备资产贬值并影响收益表现。
监管不确定性是另一重挑战。虽然美国监管框架逐渐清晰,但欧洲仍在完善过程中。尽管《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已生效,但各国执法尺度存在差异,这对管理数字资产储备的企业可能造成额外障碍。
如果企业缺乏清晰战略就仓促入场,由FOMO(错失恐惧症)驱动的资产积累可能适得其反。对于数字资产经验有限的企业而言,不当的时机选择或执行失误可能导致重大损失,这凸显了审慎决策和专业操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