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数字时代的证券化融资新趋势
STO的定义与特点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是一种通过发行代币而非传统证券来筹集资金的方式。由于监管机构将这些代币视为证券,因此STO需要遵循与证券发行和销售相同的监管规定。在韩国,进行STO必须按照资本市场法的要求提交发行条件、证券报告书和投资说明书,并接受指定机构的审查。
STO相较于ICO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严格遵循资本市场法等金融法规,为投资者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其次,经过可信机构的验证,并与实体资产价值挂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最后,由于在制度范围内发行,机构投资者也能参与其中。
证券型代币的特性
STO发行的是证券型代币(Security Token),这种代币将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实体资产与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相连接,使投资者获得数字资产所有权,从而实现与持有相应证券相同的效果。
持有证券型代币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代币交易进行资产所有权交易,参与资产分配或利润分配。这些代币存储在加密货币钱包中,并通过智能合约记录在区块链上,发行总量和每个持有者的状况都可以实时查看。
证券型代币与实用型代币(Utility Token)在本质价值和监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实用型代币难以评估其本质价值,即使项目成功,投资者也无需像股票那样获得利润分配。而证券型代币则赋予投资者分享发行主体业务收益的权利。
STO的市场现状与挑战
在加密货币市场初期,由于大量ICO项目缺乏监管,导致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作为替代方案,STO应运而生。然而,受美国等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限制,STO市场尚未完全激活。
2022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9种虚拟资产认定为证券型代币,这一决定预计将对韩国证券型代币的筛选标准产生重大影响。
韩国政府的政策动向
韩国尹锡悦政府自上任以来就高度重视数字资产发展。执政党国民力量已决定制定《数字资产基本法》,并计划将虚拟资产分为证券型代币和非证券型代币进行监管。
2022年4月,世宗电信推出了韩国首个STO产品"BBRIC",标志着韩国STO市场的正式启动。该项目采用金融监管沙盒制度,通过分割房地产收益权而非股权的方式进行销售。
未来发展建议
考虑到美国SEC的证券型代币认定标准尚不明确,专家建议韩国可以首先在现行众筹法规范围内暂时允许STO,以促进市场发展。
韩国自2016年起实施《资本市场和金融投资法》(资本市场法),对众筹进行监管。2020年,金融委员会将众筹资金上限从15亿韩元提高到30亿韩元,并扩大了投资目标企业的行业范围。
然而,现实情况是面向初创企业的众筹市场几乎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初创企业的投资回收期平均长达12年,且投资份额缺乏流动性。如果投资企业未能成功上市,投资者将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
作者认为,通过STO激活众筹市场将极大改善初创企业的投资环境。STO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它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数据记录和传输过程的自动化,大幅降低中介成本;其次,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后,资产流动性将显著提高;最后,它能为小额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根据韩国科学技术规划评价院(KISTEP)2014年的数据,风险投资企业的科斯达克上市平均需要11.9年,而风险投资基金的平均存续期仅为6.9年,这使得基金在解散前通过IPO实现资产流动性和投资回收变得困难。
因此,如果在经过一定程度的验证程序后,允许在众筹标准下通过STO进行融资,并激活相关代币的交易所上市,将大幅缩短投资份额的中途处置和投资者资金回收周期,从而为初创企业融资带来突破性效果。
此外,这将大大增加普通投资者对优质初创企业的投资机会,这些机会目前主要由风险投资公司(VC)垄断。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将为韩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韩国至少有500万投资者拥有加密货币交易经验,他们随时在寻找优质的初创企业和投资机会。由于众筹法规定了投资金额上限,因此不太可能重蹈过去ICO盲目追求暴利、导致巨额财产损失的覆辙。
因此,为了激活初创企业市场,同时确立韩国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领导地位,作者强烈建议首先在众筹法范围内允许STO,推动韩国向数字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