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自律组织重申加密货币业务监管立场
中国三大自律监管组织近日发表声明,重申国家关于加密货币业务的监管立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于北京时间周二晚间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其会员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参与或向加密货币相关业务提供服务。
监管背景与要求
这三家行业协会均为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委监管下的自律组织。虽然这些自律组织本身并非监管机构,但其职责是确保会员机构遵循上级政府部门的监管方向。
声明指出:"会员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提供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服务,也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相关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加密货币相关交易、托管、借贷和结算;接受虚拟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将虚拟货币与人民币进行兑换。"
此外,声明还要求会员互联网技术公司不得为加密货币相关业务提供任何广告或推广服务。
政策延续与市场背景
此次声明的发布是基于"继续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防范比特币和首次代币发行(ICO)风险的通知"的背景。2017年发布的这一通知标志着中国对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政策转变。
2017年的通知禁止了任何形式的首次代币发行活动,并禁止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法币与加密货币的集中交易平台。自那时起,中国金融机构已经暂停为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银行服务,切断了其法币进出通道。
事实上,2017年的禁令已经包含类似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当时就表示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虚拟货币业务或基于加密货币的融资活动提供交易、结算或保险服务。
重申立场的必要性
此次声明在近期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重申了中国对境内加密货币交易相关活动的立场。自律组织认为,这些活动"严重损害人民财产安全,扰乱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