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贷高利率阴影笼罩 专家警示单纯降息恐难解市场困局
随着高利率持续施压美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指出单纯降低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难以全面缓解市场压力。部分专家警告,利率下降可能短期内刺激需求激增,反而推高房价。
历史性高利率抑制市场活力
目前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维持在6.5%以上,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已成为过去三年来抑制市场活力的主要因素。大量潜在购房者被迫承担高额租金的同时推迟购房计划,而现有房主也因被低利率贷款"锁定"而惜售,形成所谓的"利率锁定效应"。
供需两端陷入僵局
专家认为,在贷款利率降至5%以下前,市场难现显著供应增长。全美房地产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本·艾尔斯表示:"当前众多因月供压力而观望的购房需求,可能在利率下降时集中释放,反而成为推升房价的动力。"
融资成本高企也导致新建住房供应放缓。不过建筑行业谨慎提出,若贷款利率下降带动建材和开发成本降低,或将为供应端打开新局面。BMO资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萨尔·瓜蒂耶里指出:"对建筑商而言,融资成本降低可能成为恢复住房供应的关键变量,这有助于长期稳定房价。"
千禧一代或成市场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兴刚需群体的千禧世代,在长期高利率环境中保持观望态度,可能成为未来需求反弹的主要驱动力。海军联邦信贷联盟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警告:"若购房者集中入市,竞争性购买热潮可能导致房价不降反升。"
业内人士指出,房贷利率调整对市场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响应速度。简单认为降息必然导致房价下跌的逻辑并不成立,政策制定者在利率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衔接上需要保持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