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首次在首页发表比特币专题文章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今日在其网站首页为读者发表了一篇关于比特币的评论文章。此前,中国主流媒体主要关注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而非比特币本身。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最近曾将区块链称为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
新华社的这篇文章以解释和批评比特币的形式出现,标志着中国对加密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变。该文章被置于显要位置,并将比特币称为"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成功应用",这引发了外界对中国可能考虑解除2017年9月实施的比特币交易禁令的猜测。
文章关注比特币的负面影响
尽管标题积极,但文章主要聚焦于加密货币的负面影响:比特币挖矿的高能耗;中心化问题;以及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文章声称比特币的主要用途是黑市交易和洗钱。因此,这篇文章可能是在为中国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做铺垫。
北京区块链投资公司Sino Global Capital首席执行官在推特上披露了这一消息。他表示,近期中国官方媒体关于区块链的内容,包括今天的文章,都是自上而下努力"塑造围绕这一强大战略技术的叙事"的一部分。
他指出,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平衡之举:"他们不能忽视比特币,但也不想真正鼓励它。他们希望慢慢引导人们朝着他们的愿景前进。这个愿景是什么?就是在整个经济中实施由国家控制的DCEP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
中国区块链发展迅速推进
新华社这篇文章发表之前,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有一系列重大动作。此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讲中公开支持区块链技术。两周前,习近平敦促行业加快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中国随即出台了推进区块链应用的新措施,甚至开始打击任何可能影响区块链声誉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中国悄然将比特币挖矿从不再鼓励的经济活动名单中删除。这一发展,再加上将比特币作为头版新闻,都表明中国政府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关系正在解冻——无论中国的根本动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