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再度下跌,市场供应过剩风险加剧
近期,国际油价再次进入下跌通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组成的OPEC+决定从6月起进一步扩大原油产量,这一决定使得市场供应过剩的可能性更加突出。
OPEC+加速增产计划
根据这一决定,OPEC+计划从6月起每天额外供应41.1万桶原油。这是对上月宣布的同等规模增产计划的加速版本,其核心内容是将原本计划在三个月内逐步实施的供应扩大计划一次性提前执行。市场担忧,在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这一决定可能导致原油库存过剩。
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迅速。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至每桶60.60美元,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下跌至每桶57.55美元,均下跌约1%。尽管OPEC+在3月时曾表示将逐步结束自2023年以来实施的每天220万桶的自愿减产计划,但近期其加速增产的举措引发了市场混乱。
多重因素影响油价
油价下跌的背后,中美贸易冲突以及特朗普总统主导的关税政策的不稳定性仍在加剧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强硬贸易政策被认为对全球需求放缓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外,尽管原油供需表面稳定,但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未来市场波动性可能进一步扩大。
专家观点:油价前景不明朗
能源市场专家认为,短期内油价的走势仍难以预测。一位国际大宗商品策略师指出:“此次增产虽然有助于产油国的财政稳定,但在需求复苏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可能对市场产生逆风效应。”
尽管产油国的决定可能在短期内扩大供应,但同时也可能打破市场的平衡。国际油价不仅受传统供需逻辑的影响,还受到地缘政治因素、货币政策以及政治议题的综合影响。因此,OPEC+的此次行动预计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