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行业游说力度加大,全球监管态度分化
根据《经济学人》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前三个季度,加密货币行业在美国参议院的游说支出达到500万美元,仅第三季度就花费了25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支出的四倍。其中,Coinbase是最大的支持者之一,在第三季度就投入了62.5万美元。Jack Dorsey的Block公司(原Square)自去年4月以来已在游说上花费超过170万美元。
游说成效显著,加密货币受关注度提升
这些努力并非徒劳无功。近期,来自Coinbase、Circle、FTX交易所等六家行业领先企业的高管们出席了国会听证会,在长达五小时的会议中阐述了加密货币及其监管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的一些政界人士甚至开始持有加密货币。怀俄明州参议员Cynthia Lummis持有价值10万至25万美元的比特币,至少还有四位共和党人也投资了加密货币。
美国监管趋严,全球态度分化
尽管加密货币在政界的接受度有所提升,但严格的监管政策却呈现出不同景象。美国总统拜登上月签署了一项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将Coinbase和Binance US等托管加密货币服务纳入"经纪人"的立法定义,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很快将需要向联邦政府提供1099表格,列明所有加密货币交易者的姓名和地址。
与美国相比,其他国家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有些甚至实施了全面禁令。以印度为例,监管机构与加密货币行业的关系一直较为反复。2018年,印度储备银行(RBI)禁止银行处理加密货币业务,虽然这一禁令在今年3月被最高法院推翻,但RBI仍坚持其反加密货币立场。土耳其央行也于4月禁止了加密货币支付,尽管该国的人均加密货币使用率位居世界前列。
在中国,三家支付公司在5月份重申支持央行2017年关于禁止金融机构进行加密货币交易的决定。今年夏天,中国还对其境内的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展开了严厉的打击。
西方态度相对宽松
然而,考虑到德国新联合政府预期加密货币将在该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及欧盟正在起草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美国和欧盟这两个西方超级大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似乎相对宽松。这一切都表明,行业游说正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