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从边缘议题走向核心:韩国大选的"数字资产风暴"
在这场韩国总统选举中,加密货币已不再是边缘议题——它正站在聚光灯下,甚至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由于年轻选民对未来投资机遇的渴望与年长世代资金参与的激增,政坛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资产风暴"。
从边缘到核心:加密议题登上政治舞台
加密货币成为选举焦点源于韩国社会对数字资产认知的急速转变。早在2022年,时任总统尹锡悦就作出多项"亲加密"承诺。虽然大多未能兑现,却向未来政客证明了一个事实——加密货币不仅能抢占头条,更能赢得选票。
到2025年大选时,关注加密货币的已不仅是年轻人。年长世代正认真将数字资产纳入投资组合。这种代际转变迫使三位主要总统候选人都将加密政策写入正式纲领。
三位候选人的加密立场
李在明(共同民主党):
第二度参选,延续其强硬的亲加密立场
金文秀(国民力量党):
承诺完成尹锡悦未竟的加密改革
李俊锡(改革党):
年轻活力的代表,大胆提议将区块链游戏产业培育为"韩国下一个半导体产业"
加密货币有多主流?电视辩论中,候选人竟在讨论USDT与USDC的区别——加密话题已从小众讨论升级为国家级辩论。
选民结构的颠覆性变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选民结构的变化。据韩国金融情报院(FIU)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完成KYC认证的加密用户达970万人,较年中激增25%。最大增长群体是30多岁人群,但40-50岁年龄段的使用率也呈爆发式增长,增幅均超25%。
没错,加密核心用户正从20多岁的"网络冲浪者"转向"寻求稳定的中年人"——他们带着真金白银入场。FIU报告显示,年末持有超1亿韩元(约7.3万美元)加密资产的22万人中,78%年龄在40岁以上。这意味着他们的目标不再是"一夜暴富",而是"监管、稳定和ETF准入"。
因此三位候选人中有两位明确支持推出比特币ETF——为谨慎投资者提供合规参与渠道。
稳定币争议:创新还是重蹈覆辙?
当然,加密政策不只是说"是"。比如李在明提议发行韩元锚定的国家稳定币,旨在减少对海外美元稳定币的依赖。但立即遭到李俊锡尖锐反驳。
原因?韩国人对Terra崩盘事件记忆犹新——还记得与韩元挂钩的算法稳定币TerraKRW吗?它曾一夜蒸发数十亿美元。李俊锡直接在Facebook发文:"又一个稳定币?储备资产在哪?风险管理方案呢?不说明这些就是空头支票。"
这场辩论揭示两点:1)稳定币已进入国家金融基础设施讨论范畴 2)公众与政界对加密失败案例记忆犹新——政策需要细节而非美好愿景。
P2E游戏:下一个政策战场
P2E(边玩边赚)游戏也成为选举热点。韩国长期对P2E游戏持保守态度,技术上仍属禁止。但未能阻止开发者——韩国游戏巨头Nexon近期推出加密项目后股价暴涨。
李俊锡走得更远:"P2E游戏将成为我们的下一个半导体产业。"其纲领明确提议在税收优惠、出口战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区块链游戏业。他警告若韩国不快速行动,人才资金将流向政策更开放的国家。是否耳熟?这正是多年前韩国押注芯片和AI时的逻辑。
一个国家仅靠技术无法建成产业强国——还需要政策支持。
ETF:谨慎年长投资者的关键词
对年长投资者而言,核心诉求是准入——ETF是最便捷通道。很多人不愿直接购买加密货币:KYC流程繁琐,钱包操作复杂,还有平台暴雷风险。
但ETF不同——可通过券商购买,由银行托管,像传统资产一样管理。
问题?韩国法律尚未承认比特币作为合法ETF资产。解决方案?金融委员会(FSC)正在审议先向机构投资者开放的立法。若"机构专用通道"开启,将为散户铺平道路。李在明和金文秀都在竞选承诺中提出"推动比特币ETF获批",表明他们意识到加密货币不仅是投机泡沫——更是韩国金融基础设施演进的一部分。
正如赵在昱教授所言:"我们本可领先。现在只是在跟随美国。"
结论:懂链的选民时代
这代韩国选民——无论是30岁的加密原住民还是50岁的资产规划者——都在用真金白银投票。想赢得他们的政客不能只抛口号,必须理解区块链生态的深层逻辑。
无论谁当选,韩国加密政策都不再可能停滞。它已成为国家经济、代际金融和地缘定位的支柱。韩国的链上选举正式开启——世界应当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