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转型后的监管困境:POS机制或将面临证券化挑战
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的成功转型,因大幅降低网络能耗而赢得了加密货币界的广泛赞誉。然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市场监管机构却暗示,这一代码转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或将对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造成冲击,并可能在数字资产市场引发连锁反应。
SEC的监管立场转变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上周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他暗示,SEC可能将权益证明网络中的代币归类为证券。虽然Gensler并未特别提及以太坊(ETH),但多家媒体报道称,这一表态恰逢以太坊开发者在"合并"事件中将其区块链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
如果以太坊被认定为证券,这将实质上推翻SEC四年前对该代币的非官方指导。同时,这将带来一系列交易报告要求,可能使加密货币市场陷入混乱,并波及更广泛的数字资产领域。
监管依据与行业反应
Gensler向记者表示,数字资产改变其网络验证方式可能被归类为证券,因为"投资公众期待通过他人的努力获得收益"。这一表态是在Gensler出席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后作出的。
加密货币支持者对此表示难以置信。权益证明联盟代理主席Alison Smith Mangiero指出:"将权益证明代币视为证券的错误前提,恰恰表明我们需要更多教育、更具常识且支持创新的加密货币监管和法律。"她认为,判定资产是否为证券的主要法律标准Howey测试已经"过时",并称Gensler对其在权益证明领域的应用解释"过于宽泛"。
监管标准的争议
Coin Center研究主任Peter Van Valkenburgh同样认为,证券标准不应适用于以太坊。他质疑Gensler将法律标准应用于staking的做法,并表示:"我不认为选择使用工作量证明还是权益证明共识机制,对所有者或投资者与网络维护者之间的关系有任何实质性影响。"
Van Valkenburgh还指出,数字资产开发者并不清楚SEC对前官员公开言论的立场。几年前,前企业融资部主任William Hinman曾表示,由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网络,他认为它们不属于传统的证券定义。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健康市场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Tyler Gellasch则认为Gensler的声明是合理的。他认为,由于以太坊的代码转变是由具有经济利益的人类决定的,这使得该加密货币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证券。
自2017年"首次代币发行"热潮期间SEC开始积极执行区块链项目证券法以来,加密货币支持者一直在推动将其资产视为商品或去中心化的"实用型"代币,以避免因被视为证券而带来的文件要求和更严格的监管。Hinman2018年的演讲以及时任SEC主席Jay Clayton关于代币达到实用价值而非纯金融工具的类似言论,似乎都将以太坊归类为这些类别之一,而非证券。
但Gellasch驳斥了以太坊可能是商品的观点,指出以太坊的特性已发生变化以减少环境影响。"一块铝板可做不到这一点,"他说。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税务、投资、财务或其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