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领域的新挑战:如何维持实用型代币的长期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机构进入数字资产领域,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在供应过剩可能迅速削弱需求的生态系统中,如何保持实用型代币的长期价值?许多Web3项目在启动时充满热情,但很少有项目在初始发行后为代币的可持续性做出规划。当涉及大规模用户基础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如果加密货币缺乏有效的供应管理,用户采用可能会导致不稳定性而非增长。
具有明确期限的供应销毁策略
长期运营的全球性银行集团MultiBank Group宣布了其实用型代币$MBG的回购和销毁策略,目标是在未来四年内销毁代币总供应量的50%。在第一年,该公司承诺销毁价值5820万美元的$MBG,占代币初始10亿供应量的10.5%。
这种结构化的供应减少机制正日益被视为促进代币实用性和长期整合的手段,而非短期炒作。它也与为加密货币提供透明度、合规性和价值保留的更广泛努力相契合。
机构背景:超越代币机制
这一举措并非孤立进行。MultiBank Group为Web3带来了6.07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200万客户、30亿美元的房地产RWA交易以及超过350亿美元的日均交易量。这种规模本身就赋予了供应管理方式的重要性。该公司声称,随着其平台使用量的增长,回购计划将不断演变,这意味着一种基于实际利益而非预先承诺的适应性策略。
$MBG的实用功能
从一开始,$MBG将使用户能够:
1. 支付跨平台交易费用并获得50%的现金返还
2. 通过奖励和折扣解锁忠诚度等级
3. 在MultiBank.io上质押代币以获得收益
这些功能与目前在该集团货币、金属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上存在的用户行为密切相关。
展望未来:基于基础设施的通缩模型
该集团的目标超越了代币本身。到2026年,该生态系统预计将发展成为一个加密ECN和主要经纪业务,并计划在2027年实现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到2030年,跨平台的日交易量预计将达到4600亿美元。
随着Web3的成熟,这种供应管理系统可能会在传统金融支持的代币中变得普遍,特别是那些同时服务于零售和机构客户的代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