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对加密货币的兴起表示担忧
尽管比特币价格在2018年大幅下跌,银行家和监管机构似乎仍对加密货币保持警惕。毕竟,这种新型资产类别对传统银行系统和法定货币构成威胁,因为像比特币这样的资产既不受直接控制,也无法直接征税。因此,菲律宾(一些人将其视为加密货币采用的中心)打算对这一行业进行打击也就不足为奇了。
菲律宾中央银行(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的代表本杰明·迪奥克诺(Benjamin Diokno)在接受当地英文媒体《PhilStar Global》采访时表示,该机构将继续应对使用加密货币带来的“风险”。作为该机构的行长,迪奥克诺解释说,他担心数字资产被用于恐怖主义融资,这是一个与哈马斯和伊斯兰国等组织相关的问题,他们据称使用比特币进行价值交换。鉴于菲律宾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致命的爆炸事件,行长对这一话题感到紧张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这并非银行对加密货币的唯一担忧。迪奥克诺的同行、副行长迪瓦·吉尼贡多(Diwa Guinigundo)在一本比特币相关书籍的发布会上警告说,比特币及其同类产品无法作为替代货币形式使用。吉尼贡多认为,由于比特币的波动性,很难将其用作记账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手段。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不能完全忽视中央银行或提供最后贷款人便利的第三方。”
当然,中央银行家不会支持任何其他说法。无论如何,菲律宾之所以对这一领域进行新的审查,似乎是因为2017年至2018年间,国内加密货币支付的价值翻了一番。《PhilStar》的报告没有提到明确的计划,但打击行动很可能正在进行中,特别是如果更多国内资金继续流入无国界、抗审查的数字资产。
有趣的是,菲律宾最近推出了首台比特币自动取款机。今年早些时候,菲律宾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the Philippines)宣布推出了两台买卖加密货币的机器。菲律宾联合银行是该国第七大银行巨头,据称与该国中央银行合作,以确保这一产品符合规定。
印度计划全面禁止比特币?
就在菲律宾最近对加密货币表示担忧的几天前,《彭博Quint》声称印度计划在其境内全面禁止比特币的使用。这篇文章引用了一份“草案法案”,揭示印度多个金融和司法机构的监管者表示,参与“所有类型”加密资产(包括比特币)的“销售、购买和发行”的人可能面临十年监禁和/或罚款。
与此同时,印度储备银行及其合作伙伴据称也提出了创建“数字卢比”的提议,以填补比特币禁令留下的空白。据称,这一策略是由经济事务秘书苏巴什·钱德拉·加格(Subhash Chandra Garg)领导的一个小组“推荐的”,并得到了其他一系列受人尊敬的政府机构的支持。
有趣的是,印度储备银行随后发表声明,称其并不知晓任何此类法案,也没有与监管同行就新的加密货币打击行动进行任何接触。尽管如此,许多专家表示,如果印度试图扼杀国内的比特币使用,可能会适得其反,实际上导致更多人采用比特币。这当然就是所谓的“史翠珊效应”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