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隐私与监管的平衡之道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由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的加密货币——确实令人既期待又担忧。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低成本、即时转账的前景十分诱人,但一旦数字货币成为主流经济的一部分,我们真的愿意将所有金融信息都托付给中央银行吗?答案是否定的!
欧洲央行的新尝试
根据欧洲中央银行(ECB)最新发布的概念验证,我们或许不必完全放弃隐私。在一篇题为《探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性》的新论文中,该银行建立了一个关于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匿名性的概念验证。虽然这一设计并非面向实际实施,也不意味着欧洲央行——管理整个欧洲的中央银行——将为其加密货币开绿灯,但正如银行所言,该设计"证明可以构建一个简化的CBDC支付系统,在确保大额交易接受强制性反洗钱/反恐融资(AML/CFT)检查的同时,允许用户在小额交易中享有一定程度的隐私"。
运作机制解析
根据新设计,区块链系统在满足反洗钱和反恐措施的同时,仍能对中央银行或用户希望躲避的其他窥探者隐藏用户的身份和交易历史。为实现这一点,区块链系统发行"匿名凭证",网民在匿名转移CBDC时可以使用这些凭证。这些凭证设有上限,因此用户只能在特定时间段内花费有限数量的CBDC。
这一概念验证设计基于Corda区块链系统,采用双层模式:中央银行将发行加密货币单位,但区块链将依赖中介机构处理交易。与银行现行结构类似,这些中介机构可以访问中央银行账户并使用中央银行的储备金。最后,专门的"反洗钱机构"将执行必要的反洗钱检查,阻止"受制裁用户"接收资金。
隐私保护与监管的权衡
但这些中介机构将可以访问所谓的"非验证公证人"。欧洲央行表示,这是区块链的一部分,可以在不强迫用户向反洗钱机构提供敏感信息(如谁向谁发送了什么)的情况下维护注册表。概念验证指出,如果付款人拥有足够数量的匿名凭证并要求使用这些凭证,收款人的中介机构可以接受交易,无需反洗钱机构的批准。
然而,保守的欧洲央行警告说,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就像常规区块链一样,第三方仍有可能追踪部分资金的去向。论文指出:"新持有人的中介机构可以看到过去交易的细节,即使它们并未参与这些交易。"不过,中介机构必须协同合作才能确定交易历史,因为"在任何给定时间点,没有任何中介机构能全面了解所有网络活动"。
未来发展展望
该概念模型仍缺少各种隐私技术,如零知识证明、安全区计算和轮换公钥等。我们还需要提醒的是,这个系统实际上并不存在。尽管如此,看到欧洲央行采取"如果不能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的做法,仍然十分有趣——至少某种程度上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