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MicroStrategy是否正在成为事实上的比特币ETF?专家意见不一

2021-02-17 14:42:12
收藏

商业智能公司MicroStrategy持续加码比特币投资

商业智能公司MicroStrategy在过去几个月内斥资11.45亿美元购入超过71,000枚比特币(BTC)。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持续上涨,其加密货币投资价值已飙升至35亿美元以上。然而,这似乎仍无法满足该公司的胃口。

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战略

据报道,MicroStrategy计划再发行价值6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票据,用于购买更多比特币。该公司持有的比特币价值已占其市值的40%左右,随着比特币价值的增长,其市值也相应飙升。

在缺乏比特币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美国市场上,MicroStrategy是否已成为某种伪比特币ETF,让投资者无需直接持有比特币就能获得相关投资机会?还是该公司有其他更宏大的目标?

行业专家的观点

数字资产投资公司CoinShares的首席战略官Meltem Demirors表示,MicroStrategy的计划可能是尽可能多地购买比特币,填补比特币ETF的市场空缺。

"我认为这表明他们除了成为事实上的比特币ETF外,没有其他计划。这对比特币可能是利好的,但我认为对MicroStrategy来说是利空的,因为他们现在实际上是一家使用廉价杠杆购买比特币的控股公司,"Demirors表示。

ETFs是一种由多种资产组成的有价证券,其份额可以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就比特币ETF而言,其基础资产就是加密货币。通过这种方式,加密ETF允许机构投资者无需直接购买或持有数字资产就能获得相关投资机会。

MicroStrategy的股价表现

随着MicroStrategy对比特币的投资,其股价也大幅上涨。去年11月中旬,该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约为每股200美元。到今年2月初,已上涨至1,270美元,在约三个月内实现了500%的增长。

由于MicroStrategy的股价似乎与不断上涨的比特币价格挂钩,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MicroStrategy股票来获得比特币投资机会,而无需直接持有比特币。另一种选择是购买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的股票,但投资者可能不得不处理其溢价和锁定期的问题。

更宏大的目标?

Hermez Network的传播负责人Antonio Vazquez认为,MicroStrategy对比特币的大规模投资可能确实被视为该公司逐渐转向成为比特币ETF的替代品。但他认为该公司可能有更大的目标。

"加密领域的一些人认为,MicroStrategy的计划是继续发行可转换优先票据,成为事实上的比特币ETF,"Vazquez解释道,"虽然我不反对这种理论,但我认为MicroStrategy的真正目标是使比特币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

他补充道:"这可能是加密货币被接纳为可靠资产类别的转折点,也是该领域有史以来最大抛物线运动的开始。"

未来展望

其他人也认为,MicroStrategy购买比特币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原因,而且目的更为宏大。

"考虑到比特币的市值,这是一个相当合理的假设。考虑到MicroStrategy的股市情况,其股票在比特币价格增长的推动下大幅上涨,"加密交易所CEX.IO的执行董事Konstantin Anissimov表示。

他补充道:"因此,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但我们不认为(成为比特币ETF)会是该公司的计划。我们认为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

Bitfarms的矿场运营总监Ben Gagnon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上市公司的首要任务是根据资本部署为股东的最佳利益行事。

"MicroStrategy和其他公司购买比特币,是因为在大多数行业处于收缩期,全球各国央行同时以创纪录的速度通胀所有货币的时期,这仅仅是资本的最佳使用方式,"Gagnon表示。

他总结道:"这不是关于将他们的公司转变为ETF。这是关于保护股东免受通胀对公司资产贬值的影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