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太坊内忧?开发者就上海升级中的质押提款方案分歧难平

2023-01-20 13:02:02
收藏

以太坊上海升级在即,开发者分歧凸显

继9月以太坊合并升级成功后,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该网络,因为它正准备推出下一次重大更新。这次被称为"上海"的升级,承诺将为以太坊用户带来他们一直渴望的东西:一种通过质押计划取回价值250亿美元ETH的方式。但存在一个问题:负责对网络进行更改的小组——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们,在升级应该如何实施以及何时实施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从PoW到PoS的转变

几个月前,以太坊通过合并升级转向了权益证明(PoS)系统,这一事件将以太坊主网与2020年12月推出的Beacon链(以太坊的初步PoS版本)融合在一起。PoS网络允许用户存入资金成为验证者,并帮助验证链上交易;这些用户可以获得新生成的代币作为奖励。自2020年12月以来,用户可以质押他们的ETH并获得奖励。现在,通过上海升级,用户终于能够获取这些奖励以及他们原始的ETH存款。

升级时间表引发争议

据多方消息,上海升级似乎准备在3月启动。但最近,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中的少数派开始表达担忧,认为该升级推出得太快,可能是出于对公众谴责的恐惧,而牺牲了可能对网络产生长期影响的技术成本。"感觉我们没有考虑以太坊的长期健康,"核心开发者Micah Zoltu在周四的核心开发者会议上警告说,"我们只是在想,'今天如何做公众想要的事情?'"

Zoltu和其他约30名核心开发者担心,最近决定不在上海升级中实施技术调整,将使以太坊面临不必要的技术债务,这对未来几十年可能有未知的影响。根据这些开发者的估计,这个调整将需要额外两到四周的时间来实施,而以太坊的其他核心开发者不愿意让公众等待这么久。

技术债务的隐忧

技术债务指的是当软件开发人员优先考虑产品发布速度而不是完美代码时,所产生的未来工作或麻烦。在这种情况下,以太坊的开发人员决定不使ETH提款与简单序列化(SSZ)兼容,SSZ是一种灵活的现代编码方法,被开发者称为"以太坊编码的未来"。相反,以太坊坚持使用递归长度前缀序列化(RLP),这是一种现有的编码方法,可能最终会被淘汰。

虽然其中的差异非常技术性且看似语义上的,但它可能会给以太坊的开发人员带来无尽的麻烦。许多以太坊核心开发者已经表示愿意在上海升级后的"坎昆"升级中,将ETH提款切换到新的编码方法。但这样的修复仍然意味着在上海和坎昆之间发起的任何提款活动,都将使用旧方法进行编码。而且由于以太坊账本的不可变性,这些活动——即使只发生在几个月内——也可能永远存在于以太坊区块链上。

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

另一位核心开发者Matt Nelson表示:"这种不匹配可能意味着未知的未知——提款、设计问题、漏洞等。我们只是不知道。"在周四的会议上,另一位核心开发者Tomasz Stańczak反驳了这些担忧,表示甚至还不确定以太坊是否会完全切换到新的编码方法SSZ。

"为了更好的长期网络而延迟现在会很有说服力。但这个特定的改变将是更大过程的一部分。思考、设计的过程,"他说,"我希望我们能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给自己适当的时间,为坎昆做准备。"

历史教训与公众压力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以太坊开发者不愿意多花几周时间来避免未来难以计量的麻烦呢?对Nelson来说,答案与最近的历史有很大关系。以太坊向PoS的历史性转变——合并,最早在5年前就被讨论过。在随后的几年里,网络的领导层经常发现自己向不满的投资者和社区成员证明升级的长期路线图的合理性;在2021年合并计划变得更加具体后,由于技术考虑,升级的发布日期被多次推迟,最终在2022年9月发布。

"我认为(当前上海的)时间表肯定受到了很多对合并的审查的驱动,这些审查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合并因为正确的原因被推迟了无数次,但仍然被推迟了,"Nelson说。他认为,以太坊的开发者不愿意再次引起公众的不满。在他看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上海升级将影响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其中一部分已经在网络中锁定了多年。

开发者面临的双重压力

这种紧张关系揭示了以太坊核心开发者团队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区块链。但他们也无法逃避来自设计世界第二大加密货币网络的压力。以太坊目前的市值为1890亿美元。

虽然Nelson更愿意优先考虑以太坊的技术需求,但他理解为什么以太坊的开发者周四决定在不进行所要求的更改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一个选择,我们可以在不牺牲太多的情况下迅速行动,"他说,"所以做出了这个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