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希夫质疑央行偏爱黄金而非比特币
著名经济学家、长期比特币批评者彼得·希夫质疑,尽管比特币创下市场新高,各国央行仍选择黄金而非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这一事件凸显了关于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合法性的持续辩论,也反映出经济不确定性下市场对黄金的持久信任。
比特币飙升之际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彼得·希夫对央行的资产配置策略提出质疑,指出在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持续增加黄金储备的同时,比特币正创下历史新高。作为直言不讳的经济学家,希夫认为央行对比特币稳定性的不信任使其难以成为合格储备资产,这种对黄金的持续偏好印证了机构投资者对贵金属的信任。
"如果黄金代表过去而比特币象征未来,为何正在为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做准备的外国央行,选择用黄金而非比特币替换其美元储备?"——经济学家、黄金倡导者彼得·希夫
比特币波动性引发质疑
这场讨论加剧了关于比特币能否成为央行储备资产的争议。希夫发表上述言论时,比特币价格已突破11.1万美元,但各国央行仍坚守黄金阵地。这些观点反映出机构对黄金的长期信任,批评者着重指出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和投机属性。不过比特币支持者认为,央行对数字资产的接受速度过于缓慢。
金融危机强化黄金地位
历史数据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等经济动荡时期,央行始终倾向黄金而非新兴资产。比特币至今尚未获得主权国家大规模官方储备的认可。现有数据表明,由于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央行可能继续偏好黄金。任何转向比特币的趋势都需要突破这些历史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