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
中国政府宣布将严厉打击涉及加密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同时警告投资者注意加密货币交易的投机性。根据新规,银行和其他金融平台将被禁止为客户提供任何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清算和使用。
这一举措是继2017年中国关闭本地加密货币交易所后的延续,当时这一决定对加密货币市场造成了重大打击。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将利用中国先进的互联网监管技术,全面封禁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首次代币发行(ICO)平台。
监管背后的考量
此次声明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这三个机构都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监管组织。它们均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授权,负责监督各自行业的法规执行,因此这一声明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业建议。
禁令出台的主要原因是加密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以及数字资产缺乏"实际支撑价值"和价格"极易被操纵"的特性。中国政府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态度一直具有重要影响力,许多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创始团队都与中国有关。
全球加密货币监管趋势
中国重申对金融业加密货币禁令的决定并非个例,随着加密货币日益流行,多国政府都开始重点关注这一问题。2021年2月,印度议会发布的官方公告显示,该国可能考虑立法禁止所有私人加密货币。印度政府的这一考虑源于其探索创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努力,这种数字货币将采用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
本月早些时候,土耳其央行也以加密货币"不受任何监管和监督机制约束,也没有中央监管机构"为由,禁止使用加密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认为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动向
5月19日,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新任代理署长Michael Hsu在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上发表声明,要求审查该机构近期采取的所有行动。审查将包括过去一年发布的所有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指导文件,主要原因是担心这些举措缺乏与利益相关方的协调。
Hsu表示,OCC的承诺是确保银行在保持客户安全的同时,也能促进创新。"例如,我们创建了创新办公室,更新了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的特许框架,并将加密货币托管服务解释为银行业务的一部分。我已要求工作人员审查这些行动。"
尽管OCC曾发布允许银行发行稳定币的指导文件,这被视为加密货币市场的一大胜利,但Hsu政府对加密货币资产的立场仍有待观察。
加密货币监管对各国政府提出了特殊挑战,因为加密货币与其他技术形式不同。作为一个全球网络,即使在一个主要国家实施禁令,对整体系统的功能影响也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