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 15.00%
看涨
看跌
  • 市值

    $29.65亿

    净流入

    $21.19万

    成交额

    $3762.54万
  • 市值

    $4.28亿

    净流入

    -$13.18万

    成交额

    $233.00万
  • 市值

    $28.43亿

    净流入

    -$68.83万

    成交额

    $3930.44万
  • 市值

    $768.48亿

    净流入

    $628.93万

    成交额

    $6.80亿
  • 市值

    $113.58亿

    净流入

    $468.32万

    成交额

    $5.67亿

分片技术助力Layer-1实现百万级TPS,去中心化特性无损

2025-05-07 05:39:36

分片技术突破:Layer-1区块链实现百万级TPS

区块链可扩展性迎来了重大突破。NEAR和MultiversX(EGLD)等分片Layer-1区块链现在可以扩展到每秒处理超过一百万笔交易(TPS),同时不会牺牲速度、去中心化或安全性。这一技术里程碑重塑了区块链三难困境,并将Layer-1技术推向了理论极限之外。

跨分片通信与节点需求优化

行业专家Justin Bons指出,曾经是核心限制的快速跨分片通信问题现已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分片链的性能可以媲美甚至超越Solana、Aptos和Sui等高速竞争对手。除了实现巨大的吞吐量外,分片技术还保持了较低的节点需求。添加新的分片不会增加验证节点的硬件负担。因此,网络可以横向扩展而不会导致中心化,这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之间保持平衡的问题。

动态扩展的未来

虽然当前的实现令人印象深刻,但分片仍然是静态的。随着需求的增长,链仍需要手动扩展分片。这一演化的最后一步将是在协议中直接实现分片创建和负载平衡的自动化。一旦实现,它将使可扩展性变成一个动态的自我调节过程。正如Bons解释的那样,这就像同时运行数千个Solana,每个Solana都完美地互操作和负载平衡。

安全性保障

此外,分片通过随机验证节点分配来维护安全性。这种验证节点洗牌使得针对单个分片的定向攻击在统计上成为不可能。此外,该系统确保每个分片保持在最低阈值以上,以抵御拒绝服务攻击。因此,分片Layer-1可以在不需要可信中介的情况下提供企业级的弹性和高性能。

分片技术优于L2模型

与通常导致用户体验碎片化的模块化扩展不同,分片技术提供了整体性的优势,而没有其缺点。所有分片的行为都相同,并在Layer-1原生通信。这提高了开发者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此外,分片技术反映了内嵌rollup的优势,但避免了外部依赖和碎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