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与以太坊:区块链巨头的持久力探究
比特币已经坚定地迈入了其存在的第二个十年,这一壮举实属不易。而作为原始区块链(OG blockchain)最著名的分支,以太坊也凭借自身力量蓬勃发展,在2020年7月即将迎来其五周年纪念。多年来,构建这些项目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的人们取得了许多成就,尽管这些成就目前主要被加密货币经济圈内的人士所认可。
GitHub存档计划
2020年4月,微软旗下的软件开发平台GitHub计划将大量开源代码库存档于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一处特殊地下设施中。这个深埋于山体之下的设施将安全存储比特币、以太坊等顶级加密货币项目的代码库。这些代码库将被保存千年甚至更久,至少确保顶级公有区块链作为文化遗产得以留存。这无疑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强大保险。然而,将代码库深埋地下与比特币和以太坊持续运行数百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抗脆弱设计
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具有去中心化、抗审查、持久性强和全球可访问的特点。这种结构使得这些区块链难以被摧毁,而这正是其设计初衷。可以说,这些网络被明确设计得足够坚韧,以确保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恶意行为者都无法破坏整个网络。迄今为止,它们已经度过了多次危机,表明它们在未来同样能够应对挑战。
生态系统动力
比特币和以太坊似乎有望在未来多年持续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网络已经吸引了庞大的社区和重要的经济活动,其规模在加密货币经济中无可匹敌。仅仅几年时间,这两大公有区块链分别处理了数十亿美元的支付,拥有大量开发者和热情且忠实的用户群体。因此,如果任何项目适合长期存在,那么那些拥有最大护城河、最佳资源和最优秀人才的项目无疑就是比特币和以太坊。
数字无国界货币的实用性
比特币和以太坊适用于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些是非主权系统,任何国家都无法像对主流支付公司那样对其施加强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比特币和以太坊是金融包容性的强大工具。它们对全球商业,尤其是汇款领域,具有各种新颖的潜在影响。只要这些区块链保持强大和公开(它们将无限期如此),它们将为全球有银行账户和无银行账户的人群带来巨大的前景和新型的实用功能。
基础层因素
比特币拥有闪电网络,以太坊则崛起于其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这些区块链如何形成强大的基础层,各类项目可以在其上构建。闪电网络和DeFi虽然都处于早期阶段,但它们展示了现在可以实现的功能,并指向了未来可能实现的方向。随着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构建的基础设施和应用越来越多,这些项目长期存在的可能性也越大。
历史意义
假设比特币和以太坊最终因某种原因被淘汰,无论如何,这两大区块链的诞生都是重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无疑将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被多学科专家研究。这些加密货币项目开创了全新的数字金融类型,在这一点上它们是完全前所未有的。它们还催生了无数的衍生项目,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也许有一天,比特币和以太坊会成为过时的技术,但它们在历史书中的地位将永远无法撼动。
反论点:被未来加密货币淘汰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反论点,即比特币和以太坊可能无法长期存在的原因。一种可能性是,未来几年,拥有更先进功能的加密货币项目可能会超越这些早期的公有区块链巨头。目前很难想象这种情况,因为没有加密货币项目能接近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综合实力。然而,未来是漫长的,我们可能难以想象的项目可能会出现在地平线之外。目前虽然没有明显的竞争者,但这些项目可能在遥远的未来构成挑战。
反论点:加密货币领域萎缩
大多数加密货币经济利益相关者心中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整个生态系统萎缩并失败怎么办?这似乎是一个极端的场景,因为很难想象加密货币经济不会以某种形式持续存在,即使规模会小得多。但即便如此,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用户体验因素仍需要全面提升,比特币和以太坊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主流。这一点至少值得考虑。
反论点: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事件是指非常不可预测的灾难性事件,因此本质上无法精确预见。由于其不可预知性,这些事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当然,极端例子如天文学家未能发现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人类文明摧毁。这种情况虽然不太可能,但仍然在可能性的范畴内。更现实的未知漏洞可能导致未来发生重大黑客攻击。然而,通过良好的审计,这些漏洞的可能性会降低,而比特币和以太坊社区非常重视审计。
反论点:政府打击
目前看来,全球多数政府不太可能联合起来对顶级公有区块链及其相关加密货币(BTC和ETH)进行大规模打击。然而,比特币和以太坊在许多方面跨越、挑战或无视法律管辖权,因此可能会出现政府决定采取极端措施,将主流区块链或加密货币活动定为犯罪,以维护其主权的情况。然而,比特币和以太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融入主流社会,因此不要指望这种情况会很快发生,如果会发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