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制定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标准
全球金融稳定面临新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在敦促全球政策制定者制定加密货币标准,以应对乌克兰战争凸显的日益严重的担忧。在周二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IMF直接指出,俄罗斯可能利用加密货币规避制裁,且加密货币可能通过改变银行业格局威胁现有金融体系的稳定。
加密货币化的风险
据IMF报告显示,在乌克兰战争和COVID-19疫情期间,全球金融体系出现了日益加剧的"加密货币化"现象。虽然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常规交易活动,但IMF警告称,加密货币可能被用作规避资金流动身份验证的手段,实质上成为匿名海外交易的工具。
恶意行为者可能利用不合规的交易所、混币器或其他手段规避制裁。尽管IMF指出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已敦促加密货币公司提高警惕,但这些行为者仍可能利用能源资源开采加密货币以增加资金。
风险防范建议
为减轻这些特定于加密货币的风险,IMF建议各国重点关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标准的实施。这些标准包括针对加密资产的旅行规则,要求交易所传输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信息,同时建议制定外汇和资本流动管理的额外法律法规以涵盖加密货币。
报告指出:"关键步骤包括制定全面、一致和协调的加密资产监管方法,并将其有效应用于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建立国际协作安排以促进实施;解决数据缺口问题;以及利用监管科技和监督科技。"
去中心化金融的监管挑战
报告还深入探讨了作为新型中介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并呼吁监管机构解决DeFi提出的新法律问题,特别是如何监管缺乏集中联系点的实体。
报告建议:"监管应重点关注支持DeFi的加密生态系统要素,如稳定币发行方和中心化交易所。当局还应鼓励DeFi平台采用稳健的治理方案,包括行业准则和自律组织。这些实体可为监管监督提供有效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IMF早在去年12月就曾呼吁制定"全面、一致和协调"的全球加密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