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法案》的争议:稳定币监管背后的金融隐患
旨在为稳定币注入新活力的《天才法案》监管框架,被共和党人和特朗普视为战略胜利。他们认为该法案融合了创新、数字主权和美元霸权,堪称加密货币领域的重大胜利。但这份法案真的值得信赖吗?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发出了尖锐的反对声音——这位以火力全开著称的批评者正在指控整个制度体系。
核心争议
沃伦将《天才法案》比作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法案;指控特朗普通过符合其经济利益的加密监管谋取私利;专家警告若私人稳定币脱离监管可能引发银行挤兑;法案可能在缺乏制度保障的情况下错误赋予某些货币合法性。
似曾相识的危机剧本
沃伦挥动着金融灾难的警示旗帜。她援引《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这份宽松监管法案曾为2008年危机铺路,指出《天才法案》正在加密货币领域重蹈覆辙。"当行业开始为自己立法时,我们已经看过这种悲剧影片。"她强调,2000年衍生品行业向国会提交的软弱法案制造了监管假象,最终导致八年后泡沫破裂。如今加密行业正通过量身定制的法律框架扮演相同角色。
沃伦认为,《天才法案》承诺的"稳定性"可能掩盖危险的纵容。由私人企业发行、美元背书的稳定币,很可能成为新时代的次级贷款。
为权贵服务的经济体系
沃伦的批判不仅针对法案,更直指制度本质。她指控特朗普"将加密监管工具化以实现个人利益",同时掌控货币体系及其仲裁者。"特朗普正利用总统职权公然通过加密货币敛财",她坚称这届政府将私利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司法部加密部门的解散、对SEC的施压、行业盟友的任命,在她看来都是危险信号。
沃伦犀利指出:"美国历史上从未有总统能推动法案,让自己成为监管其大部分个人财富估值机构的实际掌控者。"这种架构下的美国经济已成为无保障的敛财工具,该法案非但未保护公民权益,反而将利益冲突制度化。
监管外衣下的失控新权力
除稳定性承诺外,《天才法案》正开启金融新形态——稳定币正在成为准银行机构。经济学教授塞尔吉·巴斯科警告:"私人稳定币发行机构是否受到充分监管以避免银行恐慌仍是未知数。"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已给出残酷警示:即使拥有所谓安全资产,仍无法阻止挤兑发生。经济基石"信任"的崩塌速度远超想象。
沃伦补充指出,这些稳定币具有误导性:"公众可能错误认为这些货币获得政府担保。"
关键警示
98%稳定币虽由美元背书,但主要交易发生在美国境外;稳定币制造国家背书的假象,却规避传统银行监管;特朗普在推出个人加密货币同时,推动有利于其扩张的法案;安全假象可能因信任崩塌引发全球危机。沃伦呼吁警惕:所谓创新可能成为现实不稳定的杠杆。
危险的全球冲击波
《天才法案》承载着重振数字美元、夺回美国竞争优势的野心。但东方汇理指出,若资金大规模转向私人稳定币,该项目可能削弱全球金融体系。美国在试图挽救美元霸权的同时,可能正动摇其仍在主导的经济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