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美国证交会员工指引引发流动性质押行业争议与监管隐忧

2025-08-10 01:29:52
收藏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工作人员关于流动性质押的声明,不出所料地在加密货币领域引发了不同观点。尽管有人认为这份非约束性指引有助于推动机构和散户采用,但也有声音对其中涉及的风险、潜在挑战及关键法律障碍表示担忧。

核心要点

SEC工作人员称流动性质押资产不属于证券,但监管空白仍导致加密货币领域存在不确定性。

专员克伦肖警告称该指引不完整、非强制性,且未提供实质性合规保障。

行业领袖指出再质押、跨链质押及合成代币等领域因缺乏明确监管存在风险。

质押奖励的税收规则仍不明确,法律案件与政策倡导正推动更公平的税收政策。

工作人员指引引发行业争议

根据SEC工作人员指引,流动性质押及其相关资产在该机构规则中未被归类为证券。但这一表态引发行业参与者两极反应,凸显了加密货币行业这一新兴领域的监管灰色地带。

SEC专员卡罗琳·克伦肖批评近期指引未能全面反映监管复杂性:"与近期其他豪威测试声明类似,本次结论是难以落实到实际业务的模糊概括。"

克伦肖特别指出工作人员指引中两大疏漏:一是对流动性质押运作框架存在争议性表述;二是法律结论附加过多条件,导致该指引难以作为合规依据。她强调,任何不符合指引条件的质押活动都将被排除在定义范围外,因此该声明既未提供必要的安全网,也未能实现质押活动的全面监管。

马林达机构质押负责人持相似观点,表示"指引并非法律"且存在争议空间,呼吁行业协作推动积极监管成果。

流动性质押模式面临监管不确定性

与传统质押不同,流动性质押允许用户在质押期间继续使用资金,即通过获得质押代币的合成版本进行再投资获取收益。但克伦肖指出,SEC工作人员指引可能无法覆盖各类平台的差异化运作框架。

Lido Labs首席法务官Sam Kim提出,"再质押""跨链质押"等衍生金融产品仍存在监管问号,需要更深入的监管解读。SOL Strategies首席战略官Michael Hubbard则认为,仅提供基础管理服务(如发行1:1收据代币且不承诺收益)的质押网络可能符合规则,但强调指引标准严苛,任何偏差都可能改变监管认定。

质押奖励税收模糊性与潜在风险

除监管覆盖不全外,工作人员声明对质押奖励的征税时点仍不明确:

• 税收时点存疑:奖励应在获得时还是出售时课税尚无定论

• 司法程序推进:相关案件正在法院审理中

• 政策倡导发力:行业组织正推动国会制定更公平的质押税收政策

• 信托架构障碍:现行信托税收规则阻碍质押服务纳入ETF

前SEC办公室主任阿曼达·费舍尔将流动性质押比作引发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的高风险金融操作。她在社交媒体警告称,提供资产合成版本的做法与雷曼兄弟挪用客户投资支撑高风险项目类似,若缺乏适当监管可能对市场造成重创。她同时指出依赖代币发行方可能带来的延迟交付、黑客攻击等技术风险。

SEC在近期报告中也对流动性质押相关的法律风险表示关切。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