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明确金融机构处理加密货币的准则
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正为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加密货币制定更清晰的规则,特别是在托管服务方面。美联储理事会、货币监理署(OC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周一联合发布声明称,银行在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时,应像对待任何新产品或服务一样谨慎评估风险。
监管重点与要求
该声明虽未出台新规,但强调银行必须认真考虑网络安全、访问控制及私钥保护等关键环节。监管机构建议金融机构建立与快速变化的数字资产领域同步的治理框架。
"考虑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的银行机构,应充分评估加密货币市场的动态特性,包括支撑加密货币的技术基础。"声明中写道。
监管环境持续松绑
此次政策更新正值华盛顿对加密货币监管态度发生转变之际。过去几个月,联邦机构已连续发布多份关于银行参与加密货币市场的解释性文件。
货币监理署五月宣布允许美国银行为客户买卖数字资产,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则取消了银行涉足加密货币服务前需报备的要求。美联储也从银行监管框架中正式移除了"声誉风险"指标,此举可能减轻银行服务加密客户的压力。
监管框架优化调整
美联储表示,将以更具体的金融风险分类替代模糊的声誉风险标签,为银行评估提供更清晰指引。该调整与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近期改革方向一致。
虽然银行仍可在内部流程中考虑声誉风险,但该概念不再作为美联储审查程序的正式组成部分。加密货币企业长期批评这一指标导致其遭遇不公正的"去银行化"待遇。
美联储还撤回了2022年要求银行预报告加密活动的监管函件,以及2023年关于稳定币服务的单独指引。未来银行加密活动将通过标准监管程序而非额外报告进行监督。
行业人士出任要职
加密货币支持者正逐步进入监管核心层。上周参议院确认区块链公司Bitfury前首席法律官乔纳森·古尔德出任货币监理署署长,古尔德此前曾担任该机构高级副审计长兼首席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