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机构为加密货币托管开绿灯
美国银行现可为客户持有数字资产,但必须在严格监管和现有法律框架内操作。货币监理署(OCC)、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合发布声明,明确银行开展加密货币托管业务的要求。虽然该通知未制定新规,但强调机构必须遵守现行法律、合规和风险管理标准——加密货币托管虽被允许,但属于高风险业务且需承担完全责任。
密钥控制等同于风险控制
监管指引的核心要点在于密钥托管:若银行代客户保管加密私钥,则需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监管机构明确要求,银行必须完全掌控密钥,客户不得持有访问权限。当银行承担直接托管责任时,风险将完全由银行承担,这种模式确保责任明确,杜绝可能削弱安全标准的共享控制方案。
允许托管但监管严格
联合指引确认银行可作为加密资产的托管方,但必须沿用传统金融产品的监管框架。记者埃莉诺·特雷特指出,所有数字资产服务都需要满足与传统托管相同的标准。这意味着银行不能因为加密货币等新型金融工具而规避合规要求。
银行可委托第三方服务商开展托管业务,但这并不能转移责任主体。机构必须对服务商进行持续尽职调查,确保其满足密钥安全、反洗钱、制裁合规和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监管标准。
监管机构最终态度明确:银行虽可托管加密资产,但必须充分认知风险。从网络安全控制到法律责任,每个环节都将受到严密监督。涉足该领域的银行需以最高标准运作,并对所有可能的结果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