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互操作性的未来:从多链到统一
作者:Zensei,ZetaChain实习生,专注于研究、开发者体验和互操作性边缘探索。
区块链生态系统从比特币发展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多链格局,每个网络都提供了独特的优势。然而,专业化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导致了深度的碎片化。大多数互操作性解决方案(如桥接、消息传递协议和意图)都是建立在链之上的,虽然提高了连接性,但也增加了复杂性和风险。
区块链碎片化的本质
区块链作为主权系统发展:比特币开创了去中心化的价值转移,以太坊引入了通用智能合约,而Solana、Avalanche和Cosmos等新兴网络则推动了性能的边界。然而,主权也带来了孤岛。
碎片化的代价包括:
- 资本效率低下:DeFi总锁定价值(TVL)超过900亿美元,分布在孤立的生态系统中,流动性复用有限。
- 开发者负担:34%的开发者现在在多个链上构建,但工具、环境和智能合约协调仍然碎片化。
- 安全风险:2022年仅桥接黑客就损失了20亿美元(占当年被盗资金的69%),凸显了附加互操作性的风险。
- 可组合性限制:DeFi依赖于链内可组合性,跨链逻辑通常需要繁琐的变通方法。
- 用户体验摩擦:管理多个钱包、桥接和Gas代币导致用户体验差,主流采用率低。
互操作性的基本原则框架
真正的互操作性不仅仅是连接端点,还必须在它们之间进行协调,并保持每个多样化网络的完整性和独特优势。以下是所需属性的最小集合:
- 最小化信任的安全:区块链的无需信任性应扩展到连接它们的机制。强大的互操作性解决方案消除了中心化中介或基于信任的中继。
- 标准化通信和状态感知:有效的互操作性需要标准化的信息交换和跨链状态感知协议。
- 原子执行:原子执行保证多链交易要么完全完成,要么完全失败。
- 链主权:链不应需要实现特殊代码或硬分叉来适应外部链。
- 可扩展性:随着采用率的增长,互操作性必须随之扩展。
- 开发者体验:多链开发者体验不应给构建者带来负担,而应赋予他们新的可能性并加速用户采用。
当前互操作性方法及其权衡
互操作性推动了一些最重要的技术创新。然而,大多数解决方案仍然围绕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下是景观的演变:
- 桥接:桥接是解决碎片化的最早尝试。
- 消息传递协议:消息传递系统允许应用程序在不同链上的智能合约之间传递有效载荷。
- 链抽象:链抽象将重点从基础设施转移到用户体验。
重新思考架构
要真正统一链,互操作性必须是区块链本身的基础层原语,而不是外部补丁。这就是ZetaChain的论点。
ZetaChain:可互操作的Layer 1
ZetaChain是一个权益证明(PoS)的Layer 1区块链,互操作性被内置到共识中。它作为一个通用执行环境,原生验证和最终化跨链交易。
ZetaChain通过一个统一的环境读取和写入异构区块链,包括比特币、Solana、以太坊等。所有跨链交易都由ZetaChain自己的验证器集通过CometBFT共识引擎验证和最终化,不依赖于多重签名或外部轻客户端。
原生跨链执行与通用智能合约
ZetaChain使开发者能够编写一个智能合约,该合约可以从任何连接的链接收代币和函数调用,并启动到任何其他链的出站交易。这些合约称为通用智能合约,原生协调跨区块链的多步逻辑,无需部署单独的合约或手动同步状态。
无缝的用户和开发者体验
对于用户,ZetaChain支持从单一链进行多链交互。交易可以通过网关从任何连接的网络启动,Gas抽象由ZetaChain处理。用户无需管理跨链费用、交换Gas代币或切换钱包和网络。
对于开发者,体验同样流畅。ZetaChain运行一个通用EVM,支持标准的Solidity开发工具。UniversalKit提供即用型组件,用于交换、余额、质押和比特币钱包集成。开发者可以在ZetaChain上部署一次,并在任何连接的链上启动,无需协调传统的消息传递或桥接设置。
ZetaChain在互操作性堆栈中的独特角色
通过将互操作性嵌入其核心L1架构并提供原生执行,ZetaChain提出了一个与其他跨链解决方案根本不同的模型。
前进的道路
区块链的下一个前沿不是连接更多的链,而是无缝地协调它们。跨生态系统的原生可组合性不再是梦想。
通过ZetaChain,Base上的贷款可以由Solana上的原生抵押品担保,以太坊上的DAO投票可以触发比特币上的链上操作。通用应用程序只需部署一次即可覆盖每个主要网络。这种可组合性使开发者能够跨生态系统结合技术,构建单个链无法支持的应用程序。
进步的衡量标准不是我们连接了多少链,而是想法如何轻松地在它们之间移动。加密的未来不是多链,而是统一——它已经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