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AI或将为你创造下一份工作

2025-07-15 01:21:00
收藏

人工智能会抢走人类的工作吗?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他的处女作《自动钢琴》中描绘了一个反乌托邦世界:自动化技术取代了所有工作,甚至连理发师都失业了。这部小说清晰地展现了作者对机器替代人类劳动的立场。

公众与专家的认知差异

该书出版七十余年后,公众普遍将AI视为最新就业杀手。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64%的公众认为AI将在未来20年导致就业岗位减少,但持相同观点的专家仅占39%。

约75%的美国成年人和AI专家都认为收银员等工作面临风险,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记者、软件工程师和工厂工人同样岌岌可危。值得注意的是,62%的专家预测AI将减少卡车司机岗位,但只有33%的公众认同这一观点。

就业影响的两面性

研究证实了公众对AI冲击就业市场的担忧,但影响存在行业和地域差异。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达龙·阿西莫格鲁指出:"我们发现相当显著的负面就业效应",但他同时强调AI的负面影响可能被夸大。

尽管AI可能淘汰某些岗位,但它也将创造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职业。最新研究显示,AI将催生三类新型岗位:训练师(负责AI模型调试)、解释师(解读AI决策)和维护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人机协作的新生态

关于AI全面取代人类的悲观论调是纯粹的经济学谬误。AI产业并非机器的独角戏,人类始终不可或缺。以强化学习为例,训练过程中需要人类通过奖励模型不断调整算法,数据标注等基础工作更离不开人工参与。

全球化的数据标注产业正创造新型就业机会——任何能连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为AI公司标注数据。这种弹性工作模式允许从业者利用碎片时间获取收入,既可以是五分钟的临时任务,也能成为全职工作。不同于硅谷精英主导的传统科技行业,AI数据标注需要多元文化背景的参与者,以确保算法公平性。

技术变革的历史启示

AI并非首个被预言将摧毁就业市场的技术。就像当年软件工程催生大量新岗位那样,AI带来的就业冲击可能只是暂时现象。在运输等受冲击明显的领域,AI同时会创造新工种,并通过职业再培训帮助转型。

当机器人接手冶炼等危险工作,人类得以投身更具创造性的新职业。AI不会导致失业率飙升,反而将开创无数前所未见的有价值岗位——这是技术演进带给我们的永恒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