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行业:机构加速布局,市场信心不减
过去数周的动态显示,多家金融机构正在加速扩展并推出加密货币相关产品。尽管近期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动荡事件,但加密货币的采用率仍在持续攀升。
机构参与度显著提升
加密货币交易所Bitstamp的最新报告显示,11月份其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机构注册数量较10月增长了57%。该交易所向媒体透露,在这个动荡的月份,其总收入也激增45%,其中34%的收入来自机构客户。
银行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变得更加开放,并将当前的市场低迷视为加大投资的好机会。与此同时,全球零售交易者也纷纷转向加密货币投资,活跃零售交易者数量增长了43%。
金融机构态度转变
过去,银行对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持负面态度,更多关注区块链等底层技术。此外,由于其业务规模和在经济中的重要角色,金融机构往往受到严格监管。监管不确定性使它们对涉足这一领域保持谨慎。
市场动荡中的机遇
近期大机构对加密货币交易的开放态度表明,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企业和金融科技竞争者追逐这一资产类别,金融行业正被推动接受虚拟货币。显然,机构不愿意落后于这一趋势。
尽管FTX等知名公司的倒闭导致市场波动,但机构的兴趣并未受到影响。许多专家认为,这些不幸事件实际上增加了监管审查,最终推动了机构的参与。
大银行布局加速
在FTX交易所倒闭引发投资者恐慌后,高盛于12月6日宣布计划投入数百万美元收购或投资加密货币公司。该行董事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FTX事件极大地增加了市场对更可信、受监管的加密机构的需求,大银行看到了进场的机会。
摩根大通和高盛是首批接受加密货币交易的主要银行。上个月,摩根大通的"JP Morgan Wallet"正式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注册并获得专利,这显示这家金融巨头在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和比特币服务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
全球金融机构纷纷入场
摩根大通最近与富达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合作,提供支付和交易等加密货币相关服务。与此同时,该部门越来越专注于寻找升级和现代化其运营的方法,包括收购支付初创公司Renovite Technologies以加速云支付服务的交付。
不仅在美国,全球范围内的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兴趣都在增加。俄罗斯最大的银行Sber在12月宣布,将MetaMask钱包和一系列与以太坊兼容的功能整合到其产品中,并计划推出首个区块链ETF。
市场认知转变
大约十年前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诞生的比特币和山寨币曾被认为对银行客户来说风险过高。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曾称比特币是"骗局",不会有好结果。然而,从疫情到Terra和FTX等主要行业参与者的倒闭,一系列戏剧性事件后,这个新兴行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尽管机构可能是在冒险,但我们早就知道这是一个明智的举动——他们不会投资注定要失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