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运用区块链技术打击作品抄袭
中国作家们正在采用一种新近开发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以防止他们的作品被抄袭。据当地新闻报道,网络作家陈红艳是首批受益于这一新技术的作家之一。
区块链技术助力版权保护
在进行新作品创作时,陈红艳将作品存储于区块链驱动的数据库中,并获得一个电子身份标识,旨在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许多其他作家一样,陈红艳也深受抄袭之害。她告诉新华社:"根据我们粗略统计,我的其中一部作品被超过3000个网站盗版,如果要一一联系这些侵权者,我需要花费一个月时间。"
传统维权方式的困境
过去,像陈红艳这样的版权持有者必须确保掌握充分的证据,并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来证明其权利受到侵害。然而,提供证据往往十分困难。
区块链带来的变革
借助区块链技术,陈红艳发现证明自己作者身份变得更加容易。通过区块链平台生成的唯一身份标识,她可以快速证明其版权归属。该软件由杭州互联网法院于2018年9月开发,作为打击知识产权相关犯罪工作的一部分,能够记录时间、地点和身份等信息。
成效显著
法院官员解释说,这些信息可以在作品被侵权时作为证据,从而整体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自这项技术推出一年多以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声称已处理了21亿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