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在Polygon区块链上完成首笔DeFi交易
开创性交易展现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在Polygon区块链上完成了其首笔去中心化金融(DeFi)交易。摩根大通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业务部门"Onyx Digital Assets"负责人Tyrone Lobban于当地时间2日通过Twitter宣布了这一消息。
Lobban表示:"我们在以太坊Layer 2网络Polygon上完成了这次交易,并使用了AAVE协议的改进版智能合约代码。"该交易的执行成本较低,展现了Layer 2网络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的优势。
Project Guardian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此次交易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Project Guardian"计划的一部分,运用了DeFi、代币化存款和可验证凭证技术等创新金融科技。Project Guardian是MAS为探索资产代币化和DeFi应用而发起的项目,吸引了摩根大通、Marketnode、星展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参与。
在本次试点中,星展银行、摩根大通和SBI数字资产控股公司进行了代币化的日元和新加坡元存款的交叉交易,以及代币化国债的模拟交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通过可验证凭证(VC)实现了链上认证功能,在遵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成功运用了AAVE协议。
监管合规与技术创新并重
Lobban强调:"摩根大通绝不允许洗钱行为,必须严格执行KYC(了解你的客户)程序。可验证凭证和允许名单在确保这些条件的同时,对于DeFi的应用至关重要。"这体现了传统金融机构在拥抱创新技术时对合规性的重视。
MAS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du Mohanty对该试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由行业参与者主导的实时试点表明,在适当的监管框架下,数字资产和DeFi具备改变资本市场的潜力。这是迈向更高效金融系统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有助于国家数字资产战略的发展。"
此次试点的成功,证明了传统金融机构能够通过代币化资产和DeFi协议进行金融交易,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