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大加密货币监管力度
中国官方持续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近期进一步限制公众接触主流交易渠道。中国人民银行(PBOC)在去年9月颁布的法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
新规要点
据路透社获取的内部备忘录显示,中国政府计划全面禁止中心化和外包式加密货币交易,人民银行正在为新的监管政策铺路。在一次由互联网监管部门和金融政策官员参加的政府会议中,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政府将加强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管控。
潘功胜在备忘录中引用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指出:"要限制那些偏离实体经济需求、逃避监管的'创新'。"他建议当局应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包括提供做市服务、支付/结算服务或市场担保的实体,从交易所到在线钱包服务都包含在内。
监管重点
潘功胜还推动对中国用户提供加密货币支付解决方案的服务进行处罚。同时,他要求官员全面限制中国公民访问提供交易平台的国外网站和应用程序。通过这些限制,潘功胜希望切断国内用户与国外交易所的联系,这是中国政府取缔国内交易所后,公民交易加密货币的主要渠道。
潘功胜强调:"与实体经济无关的伪金融创新不应得到支持。"虽然这些提议的监管措施已在政府会议上讨论,但目前尚未起草或实施相关法律。
监管历程
潘功胜的建议旨在推进中国政府多年来实施的严格政策。2017年9月,中国全面禁止ICO(首次代币发行),随后不久又取缔了国内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回应,许多交易所迁至对加密货币更友好的国家或香港,在中国司法管辖区外运营。因此,公民仍可访问这些平台的交易服务,新规如果实施,将打击这种规避行为。
挖矿监管
尽管对交易所实施监管,挖矿在中国仍是一种普遍做法。中国的矿池在全球挖矿业务中占据重要份额,尤其是在比特币挖矿方面。但政府也开始针对矿池采取行动。为限制电力消耗和挖矿兴趣,政府出台了限制矿工获取必要资源(如优惠电力和用地)的法规。因此,矿池开始考虑迁移或扩展至能源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如比特大陆在加拿大的扩张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