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太坊用户误操作致34亿美元ETH遭锁定,2023年以来供应损失激增44%

2025-07-21 23:15:47
收藏

以太坊永久性资产流失问题持续加剧

由于用户误操作、软件漏洞和异常交易,以太坊流通供应量中日益增长的部分正变得永久不可访问,按当前市值计算损失已超过34.3亿美元。

不可逆损失规模持续扩大

Coinbase产品主管Conor Grogan指出,目前有913,111枚ETH(约占以太坊总供应量的0.76%)因各种技术问题导致永久性丢失。Grogan于7月21日通过社交平台更新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3月统计的63.6万枚ETH损失以来,新增损失量增幅达44%。新增部分主要来自以太坊智能合约长期存在的技术漏洞、失效的多签钱包以及误转入空地址等不可逆交易。

这一现象揭示了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日益严峻但常被忽视的问题:即便网络日趋成熟且承载着数十亿美元价值的应用,人为失误和代码脆弱性仍在持续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历史遗留问题持续发酵

尽管钱包界面和开发实践不断改进,导致以太坊资产锁定的主要事件类型多年来未有改变。Grogan列举的关键案例包括:

• 2017年Parity多签钱包漏洞导致30.6万枚ETH永久冻结在Web3基金会部署的智能合约中

• 已倒闭的加拿大交易所QuadrigaCX因编码缺陷导致6万枚ETH无法提取,其冷钱包私钥随创始人离世而永久遗失

• Akutars NFT项目因合约关键缺陷造成11,500枚ETH永久锁定

最新统计中唯一新增的损失是误转入销毁地址的1,000枚ETH。

实际损失或被严重低估

Grogan特别强调,当前计算"显著低估了实际损失/不可访问的ETH数量",因为未计入与遗忘私钥、废弃创世钱包或凭证永久丢失地址相关的资产。这些"软性损失"可能涉及链上可见但实际无法动用的大额资金,在闲置超过十年的老旧账户中尤为常见。

销毁机制加剧供应收缩

除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外,通过EIP-1559实施的费用销毁机制自2021年8月推出以来,已销毁超530万枚ETH。按当前市价计算,相当于从流通供应中永久移除了逾200亿美元价值。

结合不可逆错误造成的91.3万枚ETH损失,不可访问的以太坊总量攀升至约620万枚——相当于当前1.207亿枚流通量的5%。

供应机制的内在平衡

作为伦敦硬分叉的重要组成部分,EIP-1559通过引入基础费用销毁机制改变了以太坊的交易费模型。这项改革旨在提高手续费可预测性并抑制长期通胀。随着网络交易量攀升(尤其在NFT铸造高峰期或代币发行期间),ETH销毁速率会相应加快。

与总量恒定的比特币不同,以太坊没有设定供应上限。这种灵活性曾引发比特币社区的批评,认为确定性的供应量是健全货币政策的基础。但2022年9月"合并"升级后,随着网络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ETH新增发行量大幅下降。在特定链上活动水平下,这种机制甚至能形成净通缩的供应轨迹。

数据显示,以太坊供应量在2022年9月合并前达到1.205亿枚峰值,此后因低发行率与高销毁率的相互作用出现小幅下降。截至2024年4月,ETH供应量下降0.4%,目前维持在1.207亿枚左右,表明发行与销毁已形成动态平衡。

深层影响与行业反思

虽然部分社区成员认为ETH流通量减少(无论是通过销毁还是损失)可能提升其长期价值,但这同时暴露出用户体验和合约安全方面的持续缺陷。"这些损失不仅是统计数字,"某匿名开发者表示,"它们代表着区块链技术尚未解决的真实财务损失和体验鸿沟。"

从经济学视角看,永久锁定的代币与系统性销毁存在本质差异:销毁是网络设计中透明可控的机制,而漏洞导致的资产损失会引入不可预测性,削弱用户信任——尤其是首次接触智能合约的新用户。

当前,以太坊正在推进的模块化发展(包括账户抽象、ERC-4337智能钱包和改进的合约审计框架等)旨在降低此类不可逆错误的发生率。但Grogan的报告表明,总损失量仍在持续攀升。

行业规范亟待完善

不断增长的损失数字正促使以太坊开发社区呼吁采取更严格的合约测试标准、强制性的DeFi协议审计,以及大额转账的内置安全机制。部分人士还建议制定包含紧急恢复功能或"熔断机制"的新代币标准。

不过这些改进需要权衡利弊,可能涉及更高程度的中心化监管或更复杂的交易流程。以太坊"无许可创新"的设计理念与内置安全特性之间存在天然张力——这种矛盾自网络诞生之初便贯穿其发展历程。

随着34亿美元价值的ETH被确认永久损失(若计入私钥遗失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关于以太坊货币政策、智能合约可靠性及用户界面安全性的讨论,预计将在开发圈和监管层面获得新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